大唐皇子生存指南_第6章 鹽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如果征收鹽稅,國庫豐盈,那阿耶便能夠略微降落農稅。鹽價即便有所增加,對百姓的影響實在也不大。”

李世民三人都不說話,蹙著眉頭,臉上寫著擔憂。

是李世民的聲音,他感覺李泰就是胡說。

“這個好辦,陛下那邊老夫去說。”

莫非之前的講授體例不對?孔穎達在考慮是不是該換個彆例教書了。

“杜伯伯,我觀你印堂發黑,怕是有疾,不如讓太醫好好診治一番,有病則治,無病則防。”杜如晦再有兩年就會因病而死,李泰想幫他一把。

“哦?哈哈哈哈,殿下倒是個妙人。”這細細想來,還朝中大事還真是多數跟錢有關。

房玄齡和杜如晦憋著笑,內心對這話也是極其認同。

“自漢朝免除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曆朝曆代但是並冇有罷掉一個法字,我大唐科舉亦有明算科和明法科,農家以農為本的思惟亦是深切民氣。獨尊儒術是為了穩固皇權,但作為皇家人,如果信賴隻靠孔孟之道就能初創萬世基業,那就是笑話了。”

“嗯,你故意了。隻是本日朕另有要事,你先退下吧。”

“哦?那你倒是說說。”李世民看出李泰是有事,倒想聽聽他要說甚麼。

孔穎達一向想廣施教養,曉得李泰要辦布衣書院,立即動了心機。他的慾望說不定就能成真,他在李泰身上看到了但願。

“殿下,您的書院應當還缺人吧,你感覺老夫如何?”孔穎達的模樣顯得很寒微。

這時候的唐朝是冇有鹽稅的,唐朝的軌製是因循了隋朝,隋文帝當時候經濟穩定,農業稅夠花了,鹽稅就打消了。汗青上唐朝重開鹽稅也是唐高宗以後的事。

李世民是曉得這些的,他更獵奇李泰如何曉得這麼多事情,他纔多大,莫非是天賦?

“錯,是因為諸葛亮前兩次都不在家。諸葛亮常常出去雲遊,並非坐在家裡就曉得了天下事。”是啊,那諸葛亮在家裡如何能夠體味天下局勢,他又冇有手機。

“阿耶和兩位伯伯是為錢的事憂愁吧?”

李世民也一向想要減弱世家,隻是五姓七望把持了教誨,即便推行科舉多年,中榜的也冇多少豪門學子。

李泰在歸去的路上一向在想著如何掙錢。

“房伯伯,想必您不曉得鹽商有多有錢吧,鹽的買賣也大多在五姓七望手裡。百姓辛辛苦苦種田吃不飽肚子卻要交稅,而鹽商攫取暴利卻無需交稅。”

“我看你們的神采就曉得這事兒不小,您想想,這朝中大事有幾件是跟錢冇乾係的?”

“不知殿下的書院何時開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