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君此次南下,就是想實地考查下西歸浦港的環境和吞吐量。客歲開端,跟著新羅人加大了在仁川港的征稅力度,很多本來在仁川港卸貨的商船紛繁開端尋覓新的中轉站,此中就包含百濟西部的周留城、南部的耽羅島;至於北麵的高句麗西海岸,因為離倭國太遠,並不在大多數商家的考慮範圍內。方文君名下文君樓和國色天香的原質料多數需求入口――文君樓的貴重食材首要來高傲唐,從山東的成山港出海,直接運往仁川港;國色天香所需求的上等香料則產自南洋,經揚州中轉後也會運往仁川港。這些原質料本就代價不菲,新羅能夠進步關稅,可她賣出的代價卻不能無緣無端的翻倍,以是隻能尋覓彆的的中轉站。耽羅島地處大唐、百濟、新羅、倭國四國海上航道中間,有北麵的瀛洲港和南麵的西歸浦港兩大天然良港,海上交通非常便當;而耽羅島本身是百濟的領地,州胡國也是百濟的屬國,百濟是出了名的抵稅國度,在耽羅島中轉的貨色隻需交納必然的保管保護用度,便無需反覆交稅,對販子們的吸引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