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橫刀行之扶餘亂_第2章 刺史大人的煩惱(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眼下,新羅和百濟兩國使團的到來,卻讓這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非常頭疼。第一撥百濟使團進城後,發明新羅使團也在,並且占有了最大最好的驛館,便要求享用與新羅使團一樣的報酬。賣力歡迎的長史犯了難:新羅使團入住的驛館本來不小,無法他們人數浩繁,底子冇法再塞進一個百濟使團。城中倒是另有彆的驛館,可不管範圍還是層次都不如這個,必定不能讓百濟人對勁;初級的堆棧倒是有幾家,他也委宛的向百濟人提過,可百濟使團中的一名王子卻反問憑甚麼新羅人住官府的驛館,百濟人卻要跟商旅士子擠在堆棧裡?還帶人來到驛館前,要將新羅人強行擯除。

此番兩國使團前後派使團來到大唐,直接啟事就是永徽六年,百濟結合高句麗打擊新羅,篡奪三十多座城池,而後又不斷打擊新羅。新羅被兩國夾攻,多次派使團前去大唐求援、告狀。這一次,新羅使團前腳解纜,百濟後腳就獲得動靜,趕緊也派使團前去抗辯。百濟離大唐比新羅更近,以是兩國使團幾近是同時登岸,你追我趕的奔向長安。

杯中茶水已涼。青州刺史劉仁軌揉了揉太陽穴,一言不發的盯著書案上的硯台,兩眉微蹙,一隻手扶在膝蓋上,另一隻手則虛點在書案邊沿。

從三國到大唐,高句麗都是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的親信大患。不太高句麗也很不利,每次強大起來,都會碰到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原王朝,兩邊打得兩敗俱傷,也讓高句麗落空了好幾次同一半島的機遇。百濟是以持續鼎祚,新羅是以逐步強大。

“去,傳元鼎和百濟使團的人來。”很久,劉仁軌終究開口。

元鼎道,當務之急是要做三件事:起首,請老仵作出一份驗屍陳述,寫明老王的死因,申請撫卹,妥當措置厥後事;其二,他會跟小黃一起把二人所見所曆寫一份陳述呈給刺史大人;其三,請眾兄弟以公差的名義外出巡查,特彆是收支城的大小必經之路,暗中布控每一個新羅人。至於那些參與伏擊的唐人殺手,當中有很多都受了傷,能夠公開裡以官府名義策動保長裡長供應線索,隻消抓住一人,便可順藤摸瓜尋覓正犯。

四年前,劉仁軌獲咎了中書侍郎李義府,被貶出京,以近花甲之年出任青州刺史,其職責除了管理處所外,還負擔著從海路為遼東火線軍隊運送糧草的重擔。一年多來,他把青州府平常事件都交給曹彆駕、長史、司馬三人措置,本身則把首要精力都放在軍需後勤上,即便闊彆中樞,仍能疇火線物質耗損數量和運送頻次上推斷出戰事範圍和兵力變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