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166章 一百六十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內堂除了武皇後一行人,剩下的都是武氏族人和姻親,前院接待的是武惟良請來的同僚老友,冇有資格進入內堂。

但他仍舊記得阿誰在裴拾遺的劍下瑟瑟顫栗的小不幸。

莫非武皇後想當著李令月的麵殺死賀蘭氏?

常樂大長公主是李治的姑母,兩家聯婚,親上加親。趙觀音出身崇高,才貌雙全,年紀和李顯也合適。

裴英娘現在提及李顯娶妃的事,李顯頓時滿麵紫漲,恰好又想不出甚麼話來頂歸去,隻能狠狠剜她一眼,拂袖而去。

裴英娘輕哼一聲,“我不要武家表兄送的。”

半夏點點頭,悄悄揣摩:七王靠不上,太子和六王就更彆提了――他們至今冇和公主說過幾句話。唯有八王心善,今後公主碰到難事,去求八王最穩妥。

裴英娘不動聲色,謝過兩位表兄的贈禮,讓忍冬把早就籌辦好的絡子取出來,回贈給武承嗣和武三思。

李旦看著她稚嫩的麵孔,圓圓的臉頰,圓圓的眼睛,眼瞳清澈水靈,眉心點了一點硃砂,望去機警又靈巧, 像是向來冇有受過任何磨難,以是如此潔淨天真,惹人垂憐。

半夏憂心忡忡,“公主總和七王拌嘴,日子久了,不免積怨。”

李治看著李弘挺直的脊背,輕歎口氣,“也罷。”

裴英娘魂不守舍,回東閣的路上,不謹慎一腳踩在水坑裡,單絲碧羅籠裙被飛濺的泥水浸濕,穿堂風拂過,濕透的裙子黏在小腿上,涼颼颼的。

一來,趙觀音是他的表姑,兩人差著輩分。二來,趙觀音傾慕六王李賢,對他不屑一顧。

武皇後並不在乎太子的冷酷冷淡,眼風掃到李令月和裴英娘身上,“可貴出宮一趟,你們姊妹倆陪我一起去。”

武皇後翻開帖子,倉促掃幾眼,笑向李治道:“我孃家的兩位堂兄在府中擺宴,請我疇昔湊個熱烈,陛下可否同業?”

武承嗣和武三思生得人高馬大,都是方臉,寬額頭,眉眼和武皇後有些像。能夠是在嶺南受了很多苦,兄弟倆麵色淒惶,舉止畏縮,身上的錦袍一看就是剛換上的。

武三思捱到武承嗣身邊,“堂兄,我們小瞧阿誰裴家十七娘了,你看,她和承平公主共坐一席,豪情很好。”

武三思眼裡滑過一絲寬裕尷尬,跪在內殿前,不敢昂首。

想通這點,裴英娘大風雅方和武承嗣、武三思見禮。

裴英娘正想著那幾管宣城紫毫筆呢,就見一旁的武三思順手抽出一支兼毫筆,“傳聞小十七在習書法,望你將來能學有所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