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示退兩個侍女,坐起來問道:“你這動靜是真是假?”
金蟬脫殼欲離京,唯恐得寵不安寧。
隋煬帝點了點頭,前麵宇文述一看皇上想采取這建議,從速順水推舟,也啟奏道:“越國公所言極是,臣宇文述請陛下附議處決漢王楊諒。”
楊素嚥了口茶水,探著身子問道:“你看老夫去監工如何樣?”
楊素功高奸計多,皇室自殘難求活。
隋煬帝點了點頭,又問:“那修建東都的事籌辦如何?”
“也好,不如與國公聊聊。”
兩日以後,百官早朝,隋煬帝安定兵變,眼下最體貼的便是運河開挖和修建東都兩件大事,“宇文愷。”
一戰成名蒲津關,憑少勝多高壁山。
一看隋煬帝急於修建東都,越國公楊素出列奏道:“陛下,臣覺得此事絕非工部所能代理,需派精強大臣,調用三省六部得力官員,征發各州郡精乾勞夫,加快加力趕工期。”
宇文愷道:“遵循陛下旨意,從洛陽至淮南的河道已經勘察,這條河道名叫通濟渠。通濟渠又分東西兩段,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洛河和穀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引黃河後,循汴水,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河。現已征調民夫五十萬,籌辦在來歲全麵完工。”
楊約道:“千真萬確,楊諒已廢為庶人,囚禁內宮。”
到了次日,楊素閒來無事,一身便裝出了相國府,在都城大街上閒遛。漢王楊諒被免死之事,讓楊素非常頭疼,常日裡在宦海東風對勁上,無往不堪,現在楊諒的存亡,讓楊素感到風向竄改,分歧以往。
……
綁解囚俘揚威武,傲氣賽過北風寒。
“宇文尚書這是揣著甚麼苦衷,走的這麼快。”
其他眾臣很多人也隨聲擁戴,唯有諸葛穎作揖奏道:“皇上,漢王楊諒當然罪不成赦,但是身為皇室親族,不能由臣子擅科罪過,還是先交禦史查辦為好。”
“微臣在。”
“陛下籌算如何措置漢王楊諒?”
楊素雙手倒背,在屋裡來回走了幾步,說道:“此番討伐楊諒,皇後曾力主反對,我料必是後宮乾政,這對我們倒黴啊。”
帶著幾分凝重的深思,劈麵走來一人,楊素一看恰是工部尚書宇文愷。這宇文愷低著頭疾步前行,也不知內心揣著甚麼苦衷。楊素走上前作揖道:“宇文尚書,這是要去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