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一說開挖江南河道,弄得朝臣非常不解,宇文愷問道:“陛下不是要挖通北方運河,運兵抵抗匈奴麼,現在又為何向南挖運河?”
“皇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微臣敬佩不已。”
自從隋煬帝楊廣說出光複琉求(今台灣)之事,併爲此開鑿運河,滿朝高低群情紛繁。楊廣回到後宮,蕭珺問道:“臣妾傳聞,陛下點竄了運河航道,要先發掘通往江南的河道?”
“皇上的意義是籌辦籌劃光複夷州?”
楊廣拿出方纔詞句,說道:“夫人之病,唯有朕能體察,故而親身寫了一副藥方。”宣華夫人接過這首詞,細細讀道:
蕭皇後言道:“陛下果然有此壯誌?乃千古聖君所不能及。”
“遵旨。”
“愛卿之意朕明白,隨朕到禦書房說話吧。”
“陛下又在瞞臣妾,臣妾是江陵人,不是江東人,這運河毫不是為臣妾而修,莫不是為宣華夫人而修吧?”
隋煬帝道:“從削藩開端,朕草擬了十二件政事,大治天下,朕要做超出秦漢的千古聖君,以慰平生所願。”
蕭珺遞過來的奏摺,說道:“越國公自取了蒲津關,全軍士氣大增,正率兵北上,二十萬叛軍節節敗退。”
思何疑,愛何疑,一日為歡十二時,誰能存亡離。”
“臣妾恭喜陛下,道賀陛下。”
蕭皇後見楊廣能如此用心政事,心中非常安撫,對楊廣言道:“改設郡縣、開科取士、複用廢官,這三件事無益社稷,也不必破鈔,可儘早實施。”
楊廣握住宣華夫人雙手,安撫道:“先成全夫民氣願,朕才氣放心安定匈奴。”一席交心,讓宣華夫人對楊廣是傾慕由生,情真意切,也不再顧忌,彷彿勝似恩愛伉儷。真可謂:
“陛下休瞞臣妾,河間王在淮南早屯下兵馬,隻需一道聖旨,便可跨海東征,何必水運?”
隋煬帝道:“是啊,朕要光複琉求,運兵運糧,水路最快,以是先挖江南河道,連通江南。”
蕭皇後:“無妨給臣妾說說十二個心願。”
何蠻道:“這夷州島麼……話說東吳黃龍二年,吳國將領衛溫、諸葛直帶領甲士萬人,浮海求夷州、亶州。雖未找到亶州,卻光複夷州諸島。自此夷州島歸入吳國版圖,厥後江東曆經戰亂,很多百姓為遁藏戰亂,從江浙、閩粵乘船東去,至大隋開皇年間,夷州島的島民渴刺兜自主為土王,改稱琉求國,纔有本日局麵。”
“這……”蕭珺猜到楊廣苦衷,隋煬帝悶頭不語,蕭珺勸道:“開挖運河不止千裡,陛下可不要為博宣華一笑,而苦了天下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