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65回: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個大人不必擔憂,重興佛法的事,本王早已奏秉聖上。這江南德高望重的大德高僧,不知大人可有人選否?”

大隋都城調派使者趕往江東,此時晉王楊廣也統帥雄師由嶺南北上江東。雄師路過廬陵(江西吉安),隻見路邊流民成群,結隊西去,路邊時有屍身堆積。晉王楊廣四周張望,對楊弘言道:“本地如此殘落,百姓遷離,還不如客歲伐陳交兵之時的風景。”

若見元氏多哭鬨,可見王妃更難當。

楊素大喜,起家作揖:“那就多謝晉王殿下互助。”

到了建康行宮,下人把行宮清算一新,隻見宮苑以內奇石林立、花草叢生,蜂蝶飛舞,雅趣極致,又有水池水清魚美,佳景倒影,亭台軒榭,彆有洞天。蕭珺四顧流連,美不堪收,楊廣問道:“這建康行宮比王府如何?”

世人幫手安葬了蕭廉屍身,蕭敬嫣換了身潔淨衣裳,伴隨蕭珺上了車攆,一同北行。

“如此最好。”晉王楊廣遂命右庶子張衡前去扣問。

減佛封寺禍害深,反使叛逆亂紛繁。

伐陳之戰,不到一年,建康城外風景竟如此暗澹,看來南朝百姓對大隋管束非常仇恨,零零散散可見隋軍兵士,揮戈擯除被俘的賊寇。

雄師前行,一起來到杭州府,此時的江浙一帶,百姓叛逆揭竿而起,層出不窮,已有五位反王,第一起越州高聰明、第二路婺州汪文進、第三路姑蘇沈玄懀(wèi)、第四路樂安蔡道人、第五路泉州王國慶。北至江淮,南到閩浙,揭竿叛逆,抵擋隋朝,隋文帝命越國公楊素在江浙安定民亂。

“我本梁武帝宗族,家父蕭廉本是廬陵太守,城池淪陷,被叛逆兵重傷,傷勢難愈,亡於路上。”

楊廣聽了這話,早在預感當中,冇多說甚麼,隻是傳令世人到建康城熟行宮安息。

“既然愛妃喜好,就多住些時ri,歸正父皇母後也看不到,南征北戰,愛妃隨我吃了多少苦頭,在此吃苦一番,也何嘗不成。”

楊素道:“客歲光複江南以後,朝廷在江南封寺逐僧,拔除佛教,大興孔教。但是江南各地寺廟禪院近五百所,現在隻剩七十所,百姓又信奉佛教,故而弄得民氣大亂,眾叛親離。”

比及次ri天明,大將何蠻已經籌辦好過江的戰船,大隊人馬乘船度過,直抵建康府。恰是:

“唉”楊廣歎道:“嶺南邊才光複,江東又民變不休,冇想到二次南下,竟如此艱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