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63回: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嗯。”冼夫人點了點頭,馮暄扶著冼夫人站了起來,冼夫人言道:“孫兒之意正合我心,老身甘願一身就義,也不做三姓臣子。”

“孫兒自可去打發他們。”

過了兩日,冼夫人正在梁恩殿喝茶,長孫馮魂倉促來到,冼夫人問道:“孫兒如此倉猝有何要事?”

更新時候:2013-12-30

馮魂得了冼夫人的口諭,馬上拍馬返回城頭,命令放下吊橋,開城門迎入蕭氏宗親。樊子蓋所帶人馬不過一百人,蕭珺車輦也在此中,連續進了番州城內。來到馮家府院,蕭珺下了車輦,跟在樊子蓋以後,進了梁恩殿。

翠菊微微展開雙眼,孱羸說道:“娘娘待我恩重如山,隻恨家仇未報,死難瞑目。”

到了次日,蕭珺換了身華貴裝束,前去番州。楊廣命樊子蓋為使,伴隨蕭珺同去。番州城下,早已城門緊閉,城頭之上,箭弩林立,滾木礌石早已備好,隻待與隋軍開戰。蕭珺車輦來到番州城下,樊子蓋催馬在前,對城頭喊道:“我乃大隋使節,要見冼夫人,有要事相商。”

蕭珺跟在樊子蓋身後,欠身低頭,跟從上殿,殿內光芒略顯幾分陰暗,隻覺一絲冷意上身,但見兩側有二十多名校刀手,擺列大殿兩側,個個度量鬼頭刀,威武而立,橫眉立目,威風凜冽,讓蕭珺感到一股莫名的驚駭,湧上心頭。真可謂:

“但講無妨。”

“使者言是:梁武帝玄孫女、昭明太子以後、晉王妃蕭珺。”

樊子蓋言道:“殿下率軍遠征,軍心至上,臣請附議”

祖孫二人走出忠君堂,冼夫人又對馮暄言道:“隋不犯我,我不犯隋,嶺南六軍還是相沿陳國旗仗,供奉梁、陳炊火。”

楊廣道:“愛妃如此仁愛,有何不成?”遂傳令在嶺南修墓,祭奠沿途戰死、墜崖的江北將士。

馮暄言道:“祖母平生忠君報國,安境愛民,豈能因一根柺杖而丟了時令,斷送雋譽。”

馮魂道:“啟稟祖母,那晉王楊廣又派使者來番州遊說。”

樊子蓋拿過手書,一一讀來,這才讓麥鐵杖恍然大悟,慚愧難當,楊廣撫著麥鐵杖肩膀勸道:“此事不怨將軍,倘若將軍信不過本王,自可隨你所去,本王毫不禁止。”

“是呀,打下來的江山,總比說下來的江山要穩妥。”何蠻道。

楊廣心中一機警,對諸葛穎等人說道:“眼下也隻要如此。”

二人來到府上,進了正殿,隻見殿上端坐一人,年紀六十多歲,髮髻斑白,二目炯炯有神,器宇軒昂,固然大哥,足顯當年英姿,此人便是在嶺南大名鼎鼎的冼夫人。冼夫人本名冼英,乃是南梁高州太守馮寶之妻,堂堂嶺南六君和部族的盟主。冼夫人身後站立兩人一個是大孫子馮魂、一個是二孫子馮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