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楊泛博驚,問道:“高熲把張麗華斬了?”
張麗華楊廣心中躊躇,便跪倒身前,柔情呼喊道:“殿下饒命。”眼看著張麗華神馳楊廣身上蹭去,楊廣一抖身子,甩開張麗華,假裝端莊,對高熲說道:“**女子,當充作宮奴,押往京師,高低軍士,不得亂來。”言罷便轉成分開景陽宮,任憑張麗華如何嬌聲嫩氣呼喊,都無人敢理睬。
坐懷穩定本虛傳,不色男兒是寺人。
張衡道:“殿下先前有令,大戰不得傷及蕭氏宗親,以是此事還要任憑殿下定奪。”
“晉王不過二十歲,那裡曉得這妖女禍國,後患無窮,我乃長史,自會措置。”
中間有人籌辦筆墨,江總壯著膽量,走到近前,潤了潤筆,隨哭隨寫到:
三人謀議,心合一處,正欲細聊,忽來探報:“啟稟殿下,新得急報,南陳各路殘兵,紛繁調兵反攻,欲進軍建康。河間王楊弘已調集眾將,請殿下速往中軍寶帳商討軍機。”
張衡在一旁見楊廣心神大亂,肝火中燒,安慰道:“張麗華已死,殿下大可不必為此起火,下官之見,安定陳國正逢殿下鯤鵬高舉,成績偉業之機。”
楊弘深深讚成,對蕭珺說道:“王妃所言有理,不知蕭氏宗親內裡,誰願冒險,去城中遊說。”
楊廣背手站在帳內,考慮一番,回身對張衡言道:“我看王妃可去,馬上命河間王楊弘為主將,李淵、陰世師為副將率領精兵三萬,前去姑蘇。倘若招降不成,就由河間王代我定奪。”
到了中午,眼看將到飯點,隻見張衡來報,“殿下、娘娘,方纔前去姑蘇招降樊猛的信使返回,帶來百裡急報。”
蕭瓛言道:“便是來使,卻令女子烏紗遮麵,究竟是來遊說,還是來和親?”
世人商討已定,河間王楊弘命兒子楊慶,親身保護,伴隨晉王妃蕭珺一同前去姑蘇城遊說蕭瓛、樊猛。
五言絕句寫罷,被俘的陳朝文武官員,個個失聲痛哭,洪恩殿上凝氣亡國之憾。遍觀眾臣,唯有沈客卿、施文慶二人藏在人群中,東瞅西瞟,毫無亡國之恨。河間王楊弘言道:“殿下,這群亡國之臣,另有不知恥辱者。”
悲君感義死,不作負恩生。
楊廣巡查過陳國宮宇,返回行營,世人送彆晉王楊廣,轉頭清算陳宮殘垣斷壁。高熲和宇文述都看出楊廣心機,曉得對那張麗華有愛戀之心,但二人卻設法不一。
“王妃真知灼見,孤王看來,非王妃莫屬。”話音未落,隻見楊弘雙眉皺起,如有所思道:“王妃出使,風險極大,倘若出事,孤王擔負不起。”楊弘站起家來,不斷捋著鬍子,言道:“我命犬子楊慶,為王妃護駕,倘如有變,也算孤王對朝廷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