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衡讀了這首詩,大為感慨,未想到楊素奪職在家,孤單之餘,還是把本身當知音看到。楊素曉得薛道衡是個書白癡,但又是隋文帝楊堅身邊的重臣,故而蜜語甘言,連唬帶哄。楊素說道:“前日作詩,隻能隔空而想,現在玄卿兄到來,弟就把此詩取名《山齋獨坐贈薛內史》如何?”
“多謝汲引,既然本日來我老宅,無妨看看我老宅,偏巧前幾日做了一首詩詞,正想請您批評一番。”
獨坐對陳榻,無客有鳴琴。
楊素又破涕為笑,一邊用袖子拭著眼角,一邊苦笑道:“薛內史可貴來下官舍間,無妨屋中一話舊情。”
岩壑廓清景,景肖岩壑深。
薛道衡端起茶杯,嚥了一口水,笑道:“楊兄真是心機敏捷,凡事都能想到皇上內心,實不相瞞,皇上此番命兄台前去梁國,就是看了你上奏的伐陳方略,想藉機勘察長江中遊水文地形。”
二人在楊家宅子過一頓飯,薛道衡又在華陰住了一夜,到了次日,楊素便跟從薛道衡一起趕往大興城。
在禦書房世人一番研討安插,蕭妃返鄉的事情已經肯定無疑,晉王楊廣美滋滋返回府上。剛進了大門,就瞥見張衡急倉促迎了上來。
薛道衡與楊素本是老友情,也冇推讓,便與楊素一起來到客堂。中間有丫環端上茶水、點心,楊素言道:“自從貶職回家,楊素已有半年未見過朝中故交,承蒙皇上隆恩,才得與薛內史相見。”
楊素故作謙遜,不由擺手笑道:“我那詩賦哪能與薛大人相提並論,我也是不惑之年,胡寫幾句解悶罷了。閒來無事,給皇上寫了數道伐陳方略。對了,有道是皇上此番啟用老朽,是不是為伐陳之役,提早籌辦?”
更新時候:2013-11-28
楊素手中正在撫弄紙扇,一聽聖旨到來,眸子一轉,拿著紙扇一敲大腿,說道:“聖旨到來,定是陛下欲征我入朝,快快驅逐。”
百聞不如一見真,一代怪傑非常人。
“如此最好。”薛道衡一介墨客,偏疼詩詞墨寶,楊素便靈機一動把前日做好的一首知名詩,拿來借花獻佛,贈與薛道衡。這薛道衡便信覺得真,欣然接管。二人來到楊素的書房,楊素拿出前日寫好的一首詩,讓薛道衡品讀:
楊素大喜,趕快撩袍跪倒:“謝主隆恩。”
楊素出了書房,走到前院,此時薛道衡已手托聖旨,邁步而來。這薛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人士,長得美髯三縷,身材頎長,眉清目秀,鼻正口方,是隋文帝身邊文墨才子,詩賦可謂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