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赴潼關。比及了潼關近前,世人齊聲叫門,卻不見城門翻開。等了少時,俄然城頭之上堆積浩繁兵勇,城頭為首一將,向屈突通喊道:“長孫順德在此,認得本將否?”
“準奏,準奏,就命陰世師登城禦敵。”楊侑道。旨意傳下,陰世師統領城內隋軍,登臨城頭,抵抗唐兵。
“但是一但叛軍打到都城,你我皆是萬念俱焚。”堯君素道。
“大哥隻需多備弓箭,隻要萬箭齊發,那幾十台強弩機何足掛齒。”
屈突通內心也是難堪,滿腹委曲,說道:“我又何嘗不想殺到蒲州渡口,但是李建成造了強弩,即便驍果營也不能登岸,反到死傷浩繁,又能何如?
長孫順德見勸降不成,便傳令放箭,隋軍被亂箭遣散,屈突通隻得退後十裡安營,號令將士打造雲梯、撞車,籌辦攻城。
屈突蓋言道:“堯君素說的輕易,兩番強攻滅頂多少將士?我等浴血廝殺,皇上不早回關內,反到在江都偏安一隅。兄長何不另尋明主?”
“莫非你不怕那強弩穿甲?”屈突通問。
屈突通過、屈突蓋帶了少量侍衛,登上高坡,遠瞭望去,涑水河上遊來水還是澎湃,河麵波浪層迭不休。屈突通歎道:“看此水勢,難以渡河。”
“甚麼?”屈突通大驚,問道:“那堯君素如何了?”
屈突通問道:“那邊賊子?在關上吆五喝六,口出大言!”
自古中原向忠君,悠悠千載代代尋。
屈突蓋強攻涑水河,偏逢暴雨,水漲波急,滅頂很多將士,隻得退了返來。偏逢天公不作美,連續數日,水勢不減,世人是萬分焦心.
小寺人言道:“陰世師將軍戰死,叛軍殺進城內。”
楊侑問道:“屈突通、屈突蓋若不回城,誰可為大將?”
“一派胡言!”屈突通撕毀聖旨,命令斬了使者,以表忠心。
到了次日天明,糧草判官來報,糧草將儘,若再攻不下潼關,將軍心大亂。萬般無法之下屈突通傳令,再次攻城。
河邊單身戰千騎,孤膽欲擋唐兵行。
信使道:“啟稟將軍,三日前永濟就被李建成兼併,屈突蓋將軍投降。”
屈突通一揮手,停了戰鼓,問道:“吾蒙隋主重恩,曆事兩主,受人厚祿,安可避禍?有死罷了!存亡在此一決,有何話說?”
留守副使骨儀倉促來到宮內,對楊侑奏道:“啟稟殿下,李淵的叛軍昨日就已包抄京師,水泄不通,印信全無,臣請殿下傳令,與李淵叛軍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