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城殺得血肉橫飛,但是隋軍連戰三日,不見效果。
“好,哀家一概準奏。”
李密接著說:“令尊越國公歸天後,關中派仰仗蘇威、宇文述,此二人一個是有為好人,一個詭計之徒,但二人已老邁,以後再無賢達之才。江東派全賴虞世基、裴蘊,此二人一個是恭維小人,一個是枉法苛吏,終無大用。皇後黨原有諸葛穎、蕭琮、蕭瑒,頗具才調,何如接踵隕落,命歸鬼域。如此看來,皇上部下除了一群武夫,再無能人。”
“啊?”蕭珺不聽便罷,一聽此言如同五雷轟頂,驚詫不已,蕭珺稍稍穩了下情感,問道:“立即調集東都城內將官,乾陽殿候旨。”蕭皇後傳下懿旨,樊子蓋馬上領命傳旨,調集東都文武官員。
楊玄感點了點頭,遲疑不決,問道:“入彀如何?”
一看楊玄感感還是不敢認同,李密說道:“自皇上即位以來,大要功勞卓著,實則黨爭不休,三派大力,內鬨殆儘。”
“請借一步說話。”斛斯政引魚俱羅,走到一旁,擺佈窺測,見四下無人,才言道:“楊玄感造反,公眾呼應,來勢洶洶,不知將軍有何應對?”
蕭後侍衛無弱者,且看一命奪一命!
楊玄感聽了這話,深有感到,“玄邃說的不無事理,朝廷真要到誤國誤民的境地了。”
回身一看恰是兵部侍郎斛(hu)斯政,魚俱羅問道:“斛斯大人,有何事情?”
“玄邃莫忘了,百萬人的口糧在我手上。”楊玄感對勁的笑道。
“請細細說來。”楊玄感道。
就在隋煬帝二次東征的同年六月,楊玄感高聚義旗,起兵造反。黎陽岸邊,叛軍開端施助貧苦百姓,不明本相的百姓紛繁堆積,人流湧動,此舉短時候內大得民氣。
“樊大人快把火線急陳述知世人。”
屈突通、屈突蓋兄弟二人互看一眼,猜不透皇上心機,楊廣言道:“二位將軍立即傳旨,多多縫製口袋,運土壘砌,直到衝破與城牆齊高,讓馬隊直衝城上。”
樊子蓋拿出急報讀道:“大業九年六月初三,禮部尚書楊玄感率黎陽賊眾,起兵造反。分兵兩路直奔東都洛陽而來。”
千員大將百萬兵,從政官員少賢明。
即使鐵蹄雄風在,朝政惶惑搖兩京。
“好,就照此計。”楊玄感立即傳命楊玄縱、楊玄挺、楊積善、楊萬碩偷放軍糧,招募兵勇,籌辦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