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宇文述一席話,正合情意,隋煬帝道:“傳諭西域諸國,天子為蕃人買賣懸遠,故而設置城郡,這纔打通西域。”遂傳下旨意,設置西海(今青海湖西岸)、河源(今青海湖南岸)、鄯善(今新疆羅布泊)、且末(今新疆且末縣)四郡,調發守兵,大興屯田,以保衛西域商路。這纔是;

“你雖是陳國降將,但力排眾議,死力主張光複夷州,同一之功在世人之上。孤王知命,我死以後,你為東征主帥,節製江東、嶺南兩路海軍,勿負君恩!”

蕭珺聽罷這道奏疏,看著陰世師雙手抖顫,不覺淚水已奪目而出,感慨萬千,歎道:“翻戲歲披肝瀝膽、鞠躬儘瘁,忠心可鑒。”

虞世基讚道:“陛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伊吾國從西域版圖上勾掉,這功勞賽過漢武帝十倍呐。”

宇文述讚道:“陛下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臣等萬分敬慕。”前麵虞世基等文武眾臣也跟著交口獎飾。

楊慶解下身上承擔,捧在麵前,哭訴道:“父王,孩兒請來旨意,你為何不比及明天,就放手人寰了......”

楊慶“撲通”跪到,眼含熱淚說道:“父王知想在臨終之前,比及陛下傳旨決鬥的聖旨。”

何蠻、朱寬趕快拉起楊慶,攙扶安撫道:“公子節哀,公子節哀。”

朱寬道:“千歲起家不便,就讓人代寫吧。”

五日以後,皇後懿旨也傳到嶺南,嶺南海軍隨即出兵,陳棱、張鎮周率一萬水軍,戰船百艘,出兵義安(廣東潮州),兩路舟師南北夾攻對夷州諸島構成合圍之勢。

讀罷此懿旨,世民氣生感慨,將士群情激昂。海師何蠻傳下將令,全軍登船,宣戰琉求國。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正月,大將何蠻、朱寬率領江東海軍,總計兩萬出兵馬,由長江口東征,沿高華島(今垂釣島)奔赴夷州。開端了汗青上第二次光複台灣。

陳棱、張鎮周站在船頭,遠瞭望去,瞥見一群狼藉的守島兵士,前來應戰。張鎮周大聲喝道:“鳴炮開戰!”

大浪興風不成收,勿將戰船當商郵。

隋軍將士一鼓作氣,把迎戰的琉求兵衝得七零八落,兩邊混戰廝殺,一場好鬥。真可謂:

陰世師趕快扶起楊慶,蕭皇後二眉舒展,難言道:“陛下已出玉門關,這可如何是好?”

楊弘點了點頭,眼神又落在何蠻身上,何蠻也探過身子聆聽,楊弘道:“老弟呀,這裡也就你能和孤王稱兄道弟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