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嫣一一記下叮嚀,拉過本身身邊的一個小宮娥說道:“皇後孃娘此去漠北,敬嫣專門為娘娘選了個懂事的宮娥,無妨帶在身邊。”
“謹遵娘娘懿旨。”
蕭皇後對蕭敬嫣叮嚀道:“路上替哀家照顧好皇上,有何要事必然快馬傳報,不成擔擱。”
處羅言道:“回稟父汗,先到的人馬說,蕭皇後此行是來看望義成公主。”
隋煬帝還未開口,蕭皇後先說道:“許國公,這西域比西海還要遠,國公不會請禦駕出玉門關吧。”
馮孝慈作揖道:“陛下,出了玉門關,有戈壁隔絕,若無駱駝隊,隻恐難以直搗伊吾國。”
君臣相見,隋煬帝龍顏大悅,立即為馮孝慈賜坐。此時隋煬帝遠征西域已經萬事俱備,隻差馮孝慈回關內通報西域環境。因為自古中原王朝在玉門關外,獨一的一個重鎮便是敦煌,以是隋煬帝想出玉門關,最熟諳關外埠理的便是敦煌太守馮孝慈。
一聽皇後請纓,馮孝慈道:“若能如此,最好不過。”
烏黑的窗紙上閃現一個身影,趕到行宮的恰是許國公宇文述。莒國公蕭琮病故以後,宇文述堂而皇之成為了當朝的首輔大臣,不管大小政務,都要親身秉承皇上。
蕭皇後坐在車輦當中,身邊多了個說話的陳婤,蕭皇後問道:“你是那裡人氏,是何出身?”
隋煬帝問道:“朕稀有萬馬隊,何必駱駝?”
馮孝慈想了想說道:“由此向北,可向突厥部啟民可汗乞助駱駝隊,若能借到五百頭駱駝,事就好辦了,隻怕突厥部不肯互助。”
馮孝慈問道:“陛下可曾備好駝隊?”
馮孝慈道:“畢竟啟民可汗與義成公主和親,遊說啟民可汗,必先壓服義成公主。隻是隨即將官,與義成公主少有來往。”
啟民可汗聞聽此言,心中一陣嘀咕,不知可否借給隋軍駝隊,且看下回分分化。
隋煬帝遲疑滿誌的身影消逝在夜色當中,而蕭皇後臉上卻疑慮重重。看著楊廣修河建宮,東征西討,蕭珺不覺心中有所顧忌,再想宇文述不進良言,反倒煽風燃燒,推波助瀾,更是感覺朝政越加不仇家,真算得:
宇文述道:“皇上、娘娘,十五萬雄師在張掖已修改半月,那些中了惡寒的將士也都病癒了,臣覺的此時打通西域恰是時候。”
“自吐穀渾擾亂河西走廊,少有番邦商客,伊吾國位居西域當中,拒不向大隋稱臣,皇上欲過戈壁討伐伊吾。但是隋軍並無駱駝,難過沙丘,故請大汗派駝隊互助,討伐伊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