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穎、虞世基陪在觀流行殿,隋煬帝懶洋洋的靠在羅漢床上,本身扣動手指甲,深感猜疑的說道:“此次北巡,真是開了眼界,一個小小的高句麗,不但超出了清川江,還把國土擴大到鴨綠江,現在竟以遼河為界,虎視遼西。”
“老將軍要為高熲講情麼?”隋煬帝問道。
“這……”
長懷蕩平四夷誌,何惜耗儘國力空。
“臣幫手兩朝君王,知無不言,言無不儘,事關社稷安撫,更該當仁不讓!”
虞世基馬屁剛拍響,諸葛穎皺了皺眉,作揖道:“皇上,這開挖永濟渠的事恐怕不當吧。”
丫環端上茶點,隋煬帝端起一碗茗茶遞給河間王,楊弘沾了口茶水,說道:“老臣此番回京,恰是為了詔安琉求國之事。”
“皇叔快免禮,坐下說話。”
“不。”隋煬帝道:“既然大隋跟琉求翻了臉,不管如何也不能間斷東海戰事。不然琉求國看不起朕,東洋倭國就更不會把朕放在眼裡了。”
莫賀多道:“那是開皇年間的邊界了,比年開疆擴土,超出鴨綠江,現在已在遼河東岸設遼東郡。”
百濟使者道:“高句麗不保守約,侵犯百濟,有不臣之心,我主懇請大隋天子陛下,出兵討伐,問罪高句麗。”
隋煬帝道:“苗條城的老百姓是苦了點,但是眼下缺口太多,隻能讓百姓先幫朝廷扛著了。”
“琉求國土王歡斯渴刺都,不但不歸順稱臣,竟然口出大言,除非大隋能往夷州島運去三萬雄師,不然休談歸順之事。”
虞世基作揖道:“請皇上明示。”
“以是朕感覺等著收百姓稅賦,不如打互市路,增加稅賦。”
隋煬帝坐正身子,說道:“其一,命交趾太守寧長才,出使南洋,尋覓赤土諸國,與他們互市運營;其二,打通西域,與西域的販子,互市互市;其三,宇文愷不是設想過一個永濟渠麼,若能打通,中原的貿易定然暢旺。”
“河北十郡的壯丁都被征去苗條城了,那裡還能再征募勞夫開挖永濟渠?”
諸葛穎道:“陛下就應當恩準啟民可汗,會盟北方各部問罪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