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已偶然再給官家做事,何如我乃趙家,這個祖王爺,還連打了這麼多敗仗!”趙孟頫道。
汪順拱手道:“大人,下官聽聞臨安城已經入駐官軍戍守,朝堂正在規複運轉,皆因出了個祖王爺,帶領官軍打了幾次敗仗,本日更是傳來動靜,前日在鹽官海上打敗元軍四萬餘,活捉海軍元帥劉深,此乃大捷,我大宋可期啊。”
正堂內,戴錶元坐在右邊,左邊則坐著一名年約二十餘歲的年青人,兩人正在品茶論道。
“可有詳細事情?”趙孟頫獵奇道。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聊,越來越感覺這個祖王爺不普通。
“為兄從承平村來此之前,文丞相部將朱華親口說,舟山軍寨來了個祖王爺,多次打敗元軍,剋日已開端了臨安城戍守,為兄本來是要長住承平村的,但是為了不給祖王爺顧慮子民,隻好斥逐公眾。這個祖王爺,賢弟可否傳聞?”
“也有耳聞,但這個祖王爺之說尚無根據,更需宗親確認,唉!也不知是真是假,是哪一個祖王爺?”趙孟頫歎道。
“趙孟頫接詔。”趙孟頫躬身接下聖旨,重新至尾看了一遍,其上有太皇太後印簽,也有吳堅、賈餘慶、家鉉翁的印簽,另有中書舍人高應鬆的印簽,但是這也分歧通例啊。
“有勞兄長!”趙孟頫拱手稱謝,此一去,不知是福還是禍啊。
送走汪順一行,二人持續喝茶。
“桐廬縣縣丞汪順見過大人。”汪順遠遠作揖。
“傳聞祖王爺傳授了一個計數法,要求舟山渡大家必須學會,現在已傳至臨安和溫州,官方也已開端利用了。”
桐廬縣城,間隔臨安一百餘裡,三江穿過,奇山異水,與世隔斷,風景獨秀。鎮上一處宅院,正門牌匾上書“趙府”,門楣挑簷,門口一對石獅子,一看就知此宅為官宦人家。
“是阿誰阿拉伯數字吧,前日我那慕客在溫州采辦返來,與小弟說與此事,兄長看看是否這些?”趙孟頫拿出一張草紙,上邊恰是列出來的一串數字,一一對應著漢字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