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起,董文炳東路軍沿著海岸線進逼臨安,所部軍紀嚴明,不擾公眾,雄師所經之處,宋朝官員紛繁投降。行經嘉定時,簽判奉告有一夥海盜,橫行海上,常常登陸騷擾,想讓董文炳撤除。董文炳此時正需求海戰之人,便欲招降這股海盜,遂命招討使王世強及兒子董士選前去,務必招降他們。董士選如父親一樣,藝高人大膽,與王世強僅乘一艘劃子找到海盜頭子朱清、張瑄,講明情勢,恩威並施,勝利納降他們,獲五百艘海船,三千人馬。
翌日一早,董文炳便在虎帳等候哈剌突的軍報,海盜朱清建議派出多路標兵,一起駕船原路走,一起向深海解纜,一起沿錢塘江岸,重點在江潮漲落迅猛處看有無非常。董文炳當即應允,並要朱清親身帶隊駕船去往深海查探。
董文炳感覺應當儘快奏告伯顏丞相,當即讓王世強鈔繕軍報,快馬報與伯顏。
此時伯顏、行中書省右丞阿塔海、都元帥闍裡帖木兒,元帥唆都、萬戶忙古歹以及左路軍統帥阿剌罕等人正在皋亭山帥府議事,聽取呂文煥、範文虎二人入臨安城的環境,在聽了二人陳述後,伯顏模糊感覺謝老太有異。
“某以為,右丞相所言甚是,此仗尚不敷竄改我軍既定打算,接下來持續與宋使商討投降事件,可由右丞相率呂文煥、囊加歹、孟祺等人與宋使來往,靜觀其變。浙江亭不須派兵去守,但要通稟大宋,如謝太婆和小皇子逃竄,本帥必將屠城。另有,我大元自客歲南征以來,一起大勝,此役照實為宋軍所敗,某身為元帥,當請罪於帝。”
德佑元年七月焦山之戰中,董文炳與張世傑在長江夾灘上各率親兵,短兵相接,飛矢蔽日,聲震六合,橫屍遍野,長江水流都幾近被阻斷了,從寅時戰至中午,宋軍大敗,張世傑往海上敗走,董文炳乘船追擊,但因船隻小,追至入海口方纔停止追擊,緝獲戰船七百艘,此中就有一部分海船。
但哈剌突已離營數個時候,為何遲遲冇有軍報?宋軍海軍主力已南逃,昨日也冇有風波,不會有甚麼事吧?董文炳比及深夜,隻好睡下以待明日。
這邊剛派出馬隊,那邊董文炳接二連三的軍報過來,世人又是吃驚不小,但伯顏畢竟統兵數十萬,臨大事而不驚,一場敗北罷了,還是沉得住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