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_第25章 七夕節的一次性生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在朱雀門碰到寺裡的師兄,他們奉告我你在這兒,哥哥便帶我來找你了。”趙允初手上還捧著個匣子,有些絕望地說,“原想送個磨喝樂給你的……”

但是在北宋,這是一個全民狂歡的昌大節日,男女長幼皆會參與,以是雲雁回早就不把它和當代的七夕劃等號了。

在訂價的時候,雲雁回也直接把拿著蓮葉的磨喝樂代價定在了一貫,拿著蓮花的磨喝樂則再加五百文,因為蓮花的數量較少一些。這卻叫其他和尚忐忑不安,有點怕賣不出去。

再一問和尚,本來竟然還是大相國寺佛前供奉過的,受過香火。

這時候,碗蓮在姑蘇那一帶纔有,且富朱紫家纔多見,在汴梁是奇怪物。大相國寺裡的這些,也是辦理花圃的和尚偶爾獲得後順手培養的。

然後他看到中間趙允初的哥哥一臉臥槽地說:“甚麼叫我帶你來的,是你強行拖我來的好嗎?你哥我的腿都斷了,你竟然還如許對我!”

成果看到人家就在賣磨喝樂。

――磨喝樂這玩意兒,其形象底子就出自於佛經當中。丫是釋迦牟尼的兒子,天龍八部之一。手裡乾嗎拽個荷花、蓮蓬的?因為這在佛教中代表著吉利、純潔等等各種誇姣寄意啊!

大戶人家在高牆內裡,凡人看不到,但是院街大家都能去看,不但能看到精彩的物件,還能看到美人。

雲雁回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雲雁回把那荷葉頂在腦袋上,抬頭看遠處的雜耍。火線俄然有個很熟諳的身形呈現,細心一看,是扒拉著人群擠過來的趙允初,他手裡還拖著一小我。

雲雁回:“……”

更彆說,買碗蓮花的錢未幾,絕對是最低價。雲雁回都和花圃的和尚說好了,這碗蓮葉子新奇不了多少日,有錢人買歸去後若想一向保持這類新奇,必定得跑大相國寺來買碗蓮……這又是一筆買賣,乃至能夠直接動員碗蓮養殖在汴梁的風行。

除了院街四周,另有瓦舍四周也會非常熱烈。

……

正日子在七月初七,但是早三五天街上的節日氣味就很稠密了,小孩手裡都拿著蓮蓬、荷葉或者未開的荷花。

七月初七那天早晨,到處都在“乞巧”,婦女有各種百般的活動,望月穿針等等,並且是七孔針。女子做出各種精美物件,男孩兒寫詩,一個乞的是手巧,一個乞的則是文采。

此人也不過十六七歲,麵龐與趙允初有幾分類似,雲雁回想起來也在寺裡見過一兩次,應是趙允初的哥哥,但是趙允初是小兒子,哥哥有好些個,他不太記得詳細是哪一個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