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梅林居士一曲,對於趙家和鄭家都不難,但是若能請其在大庭廣眾之下露麵,倒是難上加難。
最早早早退席的天然是那些頭牌女人們和士子文人,他們能插手此會便是榮幸,豈敢讓人來等。
“趙兄,那和豐樓固然買賣不景氣,但是那地段那樓宇,怕是值好幾萬貫,真兒個可要讓兄弟破鈔了。”
前頭的評委席上,大儒陸清和周瑾是最早到的評委,然後便是傳說中的梅林居士在兩個婢女的簇擁下娉婷而來。
緊接著,鄭青、鄭峰也是前呼後擁的帶著一群人昂但是入。趙士盉是從五品的團練使,又是宗室後輩,同時也是趙家的家主,鄭青並無官身,在鄭家也並非家主,天然不敢托大,隻能循例帶著鄭峰前來拜見。
若非事關江寧四大府之趙、鄭兩家爭論,平常集會,是決計請不動這尊日理萬機的父母官的前來做評委這般辛苦差事的。
兩年前鄭青四十壽宴,欲請梅林居士當眾操琴一曲,卻被毫不包涵的回絕,最後也隻得垂簾一曲,就此罷了。
不過這王漢之年已六十四,也算是洞庭湖的麻雀見過大風波,曾出使遼國,撰《見聞錄》而還,並且為人清正,學問賅博,多纔多藝。名流程俱讚其:“以高超之姿,純粹之學,敏達之才,自經術、政事、文詞、書畫、攝生之妙、方外之理,皆意出人上,自以無前,一時交遊號為第一。”
幸得在如許的場合,剛纔挖苦趙皓時不敢大聲,不然這一記耳光可捱得重了。
老一輩的人天然是滿臉客氣話,兩個小的就冇那麼客氣了。
此次易牙大會,倒是趙、鄭兩家相爭,趙謝又一家,成果王桐反而成了易牙會的主持人,說了一通冠冕堂皇的收場白,大抵是友情第一比賽第二的意義,緊接著知府王漢之也說了一通場麵話,易牙大會便正式開端。
這一次,趙、鄭相爭,雖因趙皓和鄭峰兩個紈絝公子相爭,倒是因兩家好處而起,兩邊都使上了勁。
兩人抬高著聲音相互痛罵,卻隻要兩人本身能聞聲,在旁人看到的則是一番酬酢客氣之言。
趙皓跟著父母在趙伝和一群家奴的侍從下早早而來,隨後他那第一次會麵的親孃舅謝文也帶著表兄謝瑜也來到了會場,兩邊酬酢了一陣以後各自落座。
秦淮河邊各種集會活動繁多,尤以詩會最多,獨獨第一次呈現易牙大會,一時候顫動了全部江寧城,成為上層人士以及士子文人之間津津樂道的談資,很多人翹首以待,希冀這一日早點到來,當然對於那些販夫走狗之類底層百姓,倒是得空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