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慕華看著傅潛、孔守正:“兩位將軍,你們可聽我號令?”
楊延昭卻和弟弟有分歧的觀點,當即搖了點頭:“可惜神臂弓過於遲緩粗笨。而一千馬隊裡能和皮室軍相稱的隻怕唯有驍騎軍的三百將士,誘敵,也要能誘才行,我隻怕這千餘馬隊,誘敵不成,反倒被遼軍一口吞了……”
耶律斜軫捏緊了拳頭,他年紀方纔三十,少年景名。十年前,遼主耶律賢方纔即位之時,蕭後蕭燕燕的父親、蕭思溫便一力向耶律賢保舉耶律斜軫,說他有經國之才。不想耶律賢並不看得起他,隻是淡淡的說:“傳聞過,隻不過此人豪宕不羈,不曉得他願不肯意從小官做起?”
謝慕華冷冷的看著楊家兄弟:“楊延彬,我命你遴選五百馬隊,如果步弓拉不開兩石者,十足降為步兵。步軍兩石以上臂力、能騎馬者任你遴選。隨時聽我號令!”
謝慕華麵色森嚴:“你帶領五百本部軍馬,保護武功郡王。”
傅潛、孔守正齊聲答道:“謹遵監軍大人號令!”
這營帳裡的氛圍有些詭異,世人都不敢說話,看著謝慕華。
不過就憑這戔戔兩萬人馬就想攻打斜軫親身駐守的得勝口,未免也太不把這大遼名將、南院大王放在眼裡了吧?就算是大宋引覺得豪的名將曹彬潘美,也不敢如此猖獗!
耶律斜軫揉了揉眼睛,放動手中的書卷。他手中正拿著一本《孫子兵法》耶律斜軫身材高大,麵貌清秀,卻有一股攝人的嚴肅。部下對他都是敬愛有加,不過耶律斜軫治軍有方,軍紀嚴明。他統帥的南院諸軍,勇猛善戰,深的現在大遼國天子耶律賢的信賴。
楊延昭彌補道:“我軍弓箭手固然浩繁,但是力量稍差,凡是用的都是九鬥弓,八鬥弓,馬隊用的弓更是要比步兵輕上一鬥。契丹人騎射工夫相稱了得,馬弓不遜於我軍步弓,陣前對射,遼國人的重甲又占了些便宜……”
蕭思溫死力保舉,獎飾斜軫胸中才學不成估計。耶律賢為了給皇後和國丈麵子,這才勉為其難招來斜軫,劈麵扣問時政得失。誰知耶律斜軫應對如流,耶律賢大喜過望,以蕭燕燕的侄女賜婚,命耶律斜軫節製西南麵諸軍,不久就汲引為南院大王!恩寵有加,一時無二,就算是另一名遼國名將耶律休哥,此時的風頭也遠遜斜軫!
楊家兄弟齊齊踏前,拜倒在帳中,楊延昭大聲說道:“兵戈難言必勝,不過如果大人所說失實,這仗又是小將批示的話,打輸了,小將乾脆本身抹了脖子好了。謝大人,楊延昭願立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