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大抵就明白了,實在這幅畫上雕鏤的也是一條虺,隻不過用了些美化的手腕,讓它看起來更像一條龍罷了。
正中間的第五幅石畫跟四周的石畫有些分歧,彆的石畫都是正方形,而這幅石畫則在正方形的石格裡圈出一個最大的圓,隻在圓中作畫,是一幅“方中圓”畫。上麵雕鏤著一條龍,它吞雲吐霧、極天蟠地、回顧眺望、不怒自威!不過看起來有些古怪,彷彿缺了點甚麼,又多了些甚麼。
標準的3×3“井”狀格式,每格裡都刻著一幅石畫,且每幅石畫上的圖象都不一樣。
魚腥水話說得挺硬氣,可冇搬幾下就服軟了,因為這塊石板底子搬不動,好似一扇被鎖死的石門一樣,不知上麵暗連著甚麼樣的構造。
海蠣灰撇嘴一笑:“哼,漏屎馬,搬呀,你這廝不是力量大嗎?如何蔫了?”(漏屎馬指拉肚子的馬,比方無能的人。)
魚腥水一陣嘚啵嘚,把冇理說成有理,把有理說成冇理,把方的說成圓的,又把圓的說成方的,可謂方中藏圓,圓中藏方,深得河圖洛書之妙。
海蠣灰可謂一語道破天機,勝利扳回了一局,看模樣是憋瘋了,終究表示了一把。
相傳三皇期間,伏羲得了天下以後,有一匹身披龍鱗的馬從黃河中一躍而出,它淩波踏水如履高山,背上長著一些很有法則的旋毛,這些旋毛閃現出來的圖案便是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