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雖已是正月下旬,但新春的喜慶尚在持續中。
密太嬪的兒子十六爺允祿之火線才結婚,福晉家世家世不高,隻是個員外郎的女兒,並且還是下五旗小姓。
姚佳欣站在茅房外,聽戲樓的屋簷正滴答著雪水,百無聊賴的姚佳欣伸手接了一滴,冰冷涼落在手心,讓昏昏欲睡的她立即提了神。
姚佳欣見汪朱紫麵有急色,便忙指了指茅房,淡淡道:“去吧。”
而襄太嬪高氏是最年青的一名太嬪了,乃至比姚佳欣、寧妃都要年青好幾歲。現年不過二十五歲妙齡。
姚佳欣走得慢,是以與汪朱紫是前腳後腳回到聽戲樓中。
可本日是太後做東,姚佳欣當然是溜不得的。
忽的見,汪朱紫一手扶著腰,另一手被貼身宮女扶著,行動倉促而來。
姚佳欣忙從旁說好話:“這類事情也是料想以外,幸虧清瀾殿的嬪妃都在此處,未曾受傷,已經是萬幸了。”
汪朱紫乖順地答覆道:“回太後,已經七個月了。”
不過汪朱紫速率很快,彆看肚子不小了,行動卻非常妥當,不消半刻鐘人就返來了。哪兒像恬貴妃姚佳氏,一去便是兩刻鐘,不曉得還覺得貴妃拉肚子了呢。
三位太嬪中最年長的是生了三子密太嬪王氏,密太嬪笑容親和,語氣和順:“早傳聞碧桐書院小廚房的廚藝一絕,我本日是有口福了!”
方朝恩倉猝道:“眼下火已經澆滅了,眼下天冷兒,燒得不重,隻是後殿……是冇法住人了。”
“貴妃娘娘。”汪朱紫忙屈膝施禮。
姚佳欣少不得叮嚀人把這三位太嬪的生辰記下,現在是端莊的母嬪了,今後少不得每年奉上生辰賀禮了。
高常在的位子被特地安排在了襄太嬪身邊,海朱紫和汪朱紫都坐在寧妃動手的椅子上。
勤太嬪打量著那盤蝙蝠形狀的小餅乾,微微點頭:“非常精美。”
寧妃趕快起家,屈膝道:“驚擾太後,是臣妾的不是。”
姚佳欣眼若蚊香圈,麻蛋,這玩意兒誰聽得懂?!
而姚佳欣的位置最好,緊挨著太後,處於觀戲樓正中軸位置,視野傑出。這麼傑出的位置給她有些可惜了。
姚佳欣擠出個笑容,“臣妾不太懂戲,太後做主就好。”
寧妃忙笑著說:“太後存候心,收生姥姥都已經預備著了,隻等著瓜熟蒂落的一日。”
太後點了點頭,“你辦事謹慎,哀家很放心。”說著,便叫寧妃等人落座。
太後曉得眼角眉梢儘是皺紋,她身穿絳紅色福紋常服,像個平常富朱紫人家的和藹老太太似的,“前些日子剛排了一出《桃花扇》,哀家聽著感覺極好,以是本日也叫你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