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_(六)、十全老人――清高宗乾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在位年紀:60

名諱:愛新覺羅.弘曆

秉承乾係:世宗第四子

陵寢地點地:河北,遵化

在乾隆當政期間,他不但前後改建和擴建了康熙、雍正年間破鈔龐大財力建於北京西北郊的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和承德避暑山莊的外八廟,並且就在他表示毫不“重費民力以建立苑圃”以後不久,又決定在北京西北郊四座皇故裡林中間位置——甕山(今萬壽山)一帶,營建天下園林史上最大的工程之一——清漪園。

乾隆帝三十一年(1766),大小金川再次兵變。

南疆,首要指天山以南的維吾爾族地區,清朝稱“回部”。準噶爾部強大時,回部受準噶爾貴族的淩辱與侵逼。但是,清軍安定北疆後,回部貴族試圖擺脫清朝,自長一方。為此,清軍同回部軍在庫車、葉爾羌(莎車)等幾座南疆重鎮停止了苦戰,終究大獲全勝,重新同一南疆,粉碎了圖謀分裂。乾隆在南疆實施因俗而治,設立阿奇木伯禁止,由清廷任命。並設參讚大臣(駐葉爾羌)等官,分駐各城,加強統轄。製定《回部善後事件》,對南疆辦理體製做出鼎新。乾隆在新疆設伊犁將軍,實施軍府製,構築城堡,駐紮軍隊,設置卡倫,移民實邊,停止屯墾,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統領。乾隆平準定回諸役,同一了準、回各部,加強了中心當局對西域的統轄,肅除了準噶爾東犯喀爾喀、威脅京師及大西北的禍端,保持了西北、漠北及青海、西藏的社會安寧。

6)、南巡

2)、編修文明文籍。

1)、同一全部新疆

4)、停歇大金川首級莎羅奔的兵變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首級莎羅奔公開兵變。乾隆帝命張廣泗為四川總督,儘力進剿。莎羅奔負隅頑抗,清軍多次得勝。乾隆帝又派大學士訥親前去督師。訥親剛愎自用,趾高氣揚,一到火線,就嚴令三天攻陷刮耳崖,不然以軍法處置。成果是損兵折將,訥親身感失誤,故負氣推委。過了半年,銀餉破鈔不計其數,而軍功全無。乾隆帝大怒,立命將張廣泗逮治來京,說他“負恩忘國”,按律斬首。《安定伊犁回部戰圖冊·格登鄂拉研營圖》接著傳旨,命訥親回奏。訥親儘把任務推給張廣泗。乾隆帝將訥親的奏摺擲到地下,命侍衛到訥親家,取出訥親祖父遏必隆的遺劍,派人送往軍前,令訥親身裁,實際上就是賜死。訥親身知不免一死,遂用這支祖劍自刎。乾隆帝另派大學士傅恒為經略,增派軍隊,和嶽鐘琪分兩路進剿。莎羅奔乞降,大小金川遂告安定。乾隆帝非常歡暢,對傅恒盛讚嘉獎,把他比作平蠻的諸葛武侯,封他為一等忠勇公,嶽鐘琪封為三等威望公。在班師時,乾隆帝命皇宗子和諸王大臣郊迎,他親身在紫光閣行飲致禮,並在豐澤園賜宴犒賞隨征將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