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_二、曆史的重演:一朝登基誰知多少坎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5)、推動鼎新;創建軌製

2、武功

在同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努爾哈赤將軍隊停止了獨具特性的軍事體例,即“八旗軌製”。其詳細體例是300報酬一牛錄,設牛錄額真統領;五牛錄為一甲喇,設甲喇額真統領;五甲喇為一固山,即“旗”,設固山額真統領,並設擺佈梅勒額真作為副職。開初隻要黃、紅、藍、白四旗,後又增加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共為八旗(黃、紅、藍、白四旗亦稱正黃、正紅、正藍、正白四旗)。每旗7500人,八旗共6萬人。八旗步隊兵雖未幾,但是一支軍紀嚴明、能征善戰的勁旅。

3)、建立後金

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世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仆從主的家庭。他從小愛好騎射,成年後更是箭法高深,孔武有力。

明朝萬曆十年即公元1583年,25歲的努爾哈赤覺得祖父和父親報仇為名,拿出父親“遺甲十三副”起兵,開端了同一女真的戰役,史稱“努爾哈赤十三甲起兵”。

年號:天命

滿族是以建州女真為核心,以海西女真為主體,接收部分漢人、蒙前人、達斡爾人、錫伯人、朝鮮人等構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6)、撫順之戰

努爾哈赤出身於女真(滿族)貴族世家。其本籍是“三姓”(今黑龍江省依蘭縣),遠祖名叫猛哥枯木兒又稱孟特穆,後追封肇祖原天子),是元朝的“萬戶”。元朝滅亡後,猛哥枯木兒附明。不久,率眾遷徙朝鮮北境。被明朝封授為建州左衛部批示使。猛哥帖木兒身後,由其子董山襲職。董山將其部從朝鮮遷徙至蘇子河道域煙突山(今遼寧省新賓縣永陵鎮四周)。不久,董山因為反明而被朝廷正法。繼董山以後有福滿(努爾哈赤高祖,追封為興祖直天子)、覺昌安(努爾哈赤祖父,追封為景祖翼天子)、塔克世(努爾哈赤之父,追封為顯祖宣天子)前後掌管建州左衛。這時,明朝日趨走向式微,女真族(滿族)各部處於四分五裂,相互仇殺、相互兼併的混亂和動亂狀況。

諡號:高天子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作為一個僻處邊陲一隅的滿洲族首級,以赫圖阿拉為中間,參照蒙古政權、特彆是中原漢族政權的範式,登上汗位,建立後金。今後有了穩固的按照地,以支撐其同一奇蹟的進一步生長。而後,他克瀋陽、占遼陽,奪廣寧、據義州。都城先遷遼陽,後遷瀋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