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變_第一百八十五章 扼腕歎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北洋海軍的濟遠號,固然也是穹甲巡洋艦,可排水量獨一2300噸,航速也隻要不幸的15節。有一門210毫米前主炮和一門150毫米後主炮,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2門,37毫米單管速射炮9門,金陵機器局製造銅炮4門,魚雷發射管4具,管帶方伯謙。

不過,這些北洋精銳就算是改到平壤,也老是多一份力量。

吉野艦艦長,是在德國留學水兵的河原要一大佐。

“哼。”

看著三個兵士掛好信號,徐桐號令他們留在船麵上待命,本身又跑進駕駛艙,一邊挽著袖子一邊用透著嚴峻的鎮靜語氣說道。

“停止。”

秦川穿越前看過一篇質料,說是吉野本來是李鴻章所定製,不過終究因為資金不敷才被日本人搶購。實際上,李鴻章終究冇錢采辦的那一艘不是吉野,而是被智利水兵買走的布蘭科.恩卡拉達號。該艦配有八英寸也就是203毫米主炮兩門,六英寸也就是152毫米速射炮十門,哈奇開斯速射炮十二門,魚雷發射管五具。除了在航速上比吉野慢了半節,火力和裝甲都遠在吉野號之上。

甲午後,天下言論遍及以為,這艘李鴻章冇錢買到的兵艦,是甲午中日海戰中的關頭勝負手,也就是說,如果北洋海軍冇有因為錢的啟事此采辦到這艘終究被智利水兵買走的兵艦,中日甲午海戰很能夠就是另一種成果,這不免讓人忍不住扼腕感喟。

“奶奶的,方伯謙那裡來的日本軍旗?清楚就是他早已存在船上,隻等著這一天保命。但有此心,就其心可誅。”

火線船隊中噸位最大的聖路易號上發來旗語,說前麵的高升號傳來動靜,“在他們火線十二點鐘方向發明五條煙柱,思疑對方是大噸位兵艦。另據高升號所說,北洋海軍在牙山隻要濟遠、廣乙兩艦,以是鑒定對方很能夠是日艦。謹慎起見,因操江號是吊掛青龍旗的北洋海軍兵艦,操江號將離開編隊,航向十一點鐘暫避,英籍高升號保持航向穩定。”

“濟遠泊車了!”

“奶奶的,我還覺得方伯謙這長季子要投降日本人呢,他這是想亂來日本人,還是想跑啊。”

“報,濟遠號冇有泊車,仍然全速向我方駛來。”

實在,秦川的內心也有一絲嚴峻,他倒不是擔憂本身的安危,而是他擔憂本身偷梁換柱這一招可否騙過日本人。要曉得,宿世滿載仁字營1200餘北洋精銳的高升號被擊沉後,直接導致牙山的清軍少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