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士珩關於袁世凱的發財過程,秦川不由感慨萬千,短短十來年,袁世凱就從寄人籬下,不但轉而成為堪和封疆大吏比美的朝廷大員,乃至還在跟隨李鴻章疆場廝殺幾十年的幾十萬淮軍將士中脫穎而出,入了號稱晚清三大複興之臣的李鴻章的法眼,非有堅固不拔之意誌、有大聰明之人絕難做到。
秦川收起思路,苦笑著道:“楚寶兄,找那些當年的留美小童還能要做甚麼?我這麼多新廠子一個個辦起來,那可都需求有機器設備,有機器設備就得有人曉得補綴,乃至還需求有人能設想製作新機器,這些總不能都靠洋人吧?”
初時袁世凱表示平平,直到朝鮮產生壬午兵變,吳長慶受命赴朝平亂,為尋覓合適登岸地點,袁世凱與北洋海軍統領丁汝昌赤足履砂行裡許,迨登岸,兩足皆分裂,丁汝昌不由讚歎,“紈絝少年亦能如果!”慶軍登岸後,“以久無戰事,軍紀稍馳”,袁世凱受吳長慶之命整肅軍紀,連斬十數慶軍官兵,乃至吳長慶討情,亦不當協,一時候軍紀寂然,袁世凱由此更得吳長慶賞識,被例外拔為前敵營務總管。壬午兵變停歇後,慶軍留防朝鮮,袁世凱幫忙朝鮮編練新軍,僅半月朝王及吳長慶校閱,就竟然可觀,由此袁世凱獲“能軍”之名。
秦川正為袁世凱唏噓感慨時,張士珩又俄然轉換了話題。
在袁保齡的催促下,袁世凱曾經兩次回籍招考均名落孫山。袁氏一族分炊後,袁世凱獲得嗣父袁保慶門下豐大族產,今後更是不思進取,1881年,因為“以事積忤族裡,眾欲苦之”,袁世凱被迫分開客籍,投奔嗣父袁保慶好友淮軍將領吳長慶,旋即被吳長慶汲引為慶虎帳務會辦。
為此,朝堂上有人蔘劾袁世凱“擅起邊釁”。以及參劾袁世凱在朝蓄妓、發賣鴉片耨用軍餉,袁世凱被迫回籍隱居,甲申事情中日構和時,日方曾死力要求中方懲辦袁世凱,幸虧有李鴻章儘力迴護轉圜,袁世凱纔對勁官複原職。。。。。。
遵循張士珩的說法,袁世凱字慰亭。他的叔爺袁甲三以辦團練剿撚起家,官至河南提督,總督八省軍門提督,生父袁保中是項城豪強,自幼把袁世凱過繼給無嗣的叔父袁保慶,藉著父輩的友情,袁世凱少年時就和劉銘傳、吳長慶這些淮軍名將熟悉。袁保慶歸天後,袁世凱跟從叔父叔父袁保齡,袁保齡和李鴻章友情深厚,又是清流魁首李鴻藻的對勁弟子,使得袁世凱在初入宦海時就具有很多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