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轉1906_75.第75章 城管無敵(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下級構造不但給王秋供應了大量先進兵器,還派了一個叫李克澤的政委,帶著100多名流官過來“應征”。當然,他們都是打著“災黎”燈號過來的。李克澤這批人都是生化人,各個都是戰技高深,規律性超好,很快就成了巡防營的骨乾。

但是統製崔祥奎倒是北洋派軍官,大頭的親信。他自恃欽點,非常輕視軍中的川、湘、雲、貴籍的軍官,形成19鎮內部派係分歧,衝突重重。並且在李經羲任雲貴總督後,奎哥也不把他放眼裡,兩人乾係極差。

【中國科學社會主義青年團】這個構造的前身,叫做“《唯物中國》讀書會”,是星科個人成心識的接收進步青年構成的一個沙龍性子的社團,構造很疏鬆,成員來去自如。顛末將近一年的生長,逐步正規化、周到化,在科社黨正式掛牌後,這個構造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核心構造。

王秋畢業後,下級考慮到他家的實際環境,冇有讓他直接去反動軍報到,並且安排他在昆明臨時暗藏,生長地下構造。固然冇有混進新軍,讓他非常遺憾,不過科社黨並不在乎。巡防營那也是軍隊啊,清廷官僚們看不上以及不存眷,恰好便利了王秋行事。

雲南新軍的體例本來是“雲南陸軍混成協”,因為丁未反動的壓力,客歲清廷陸軍部委派了崔祥奎為統製,隨帶北洋軍校畢業生百餘名入滇,彌補軍費、輜重,將雲南新軍擴編為“鎮”,番號為“陸軍第19鎮”。下轄37、38兩協,每協兩標,每標3營,每營官兵536人,加上鎮直屬第十九炮兵標、馬標、工程營、輜重營、構造槍營、陸軍差人營、軍樂隊等,全鎮官兵1。3萬人(原時空是1。09萬人)。

客歲王秋從聖西爾軍校畢業返國,王老闆就去大佬們那邊活動,給王秋在軍隊裡活動個位置。他先找的是19鎮統製崔祥奎,但奎哥本來就看不起雲南籍的軍官,何況還是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子。王老闆當時來給兒子求官的時候,他就隻肯給幾個隊級副職(副連級),還不是帶兵的。

不過他們乾係再差,那也是清廷內部衝突,在隔壁科社黨打過來的前提下,他們還是冇有相互扯後腿,不過也僅此罷了,要他們捨己爲人那是絕對不成能的。比如客歲年底的時候,為了製止湖南的反動黨攻打貴州,李經羲就籌辦變更一個標疇昔,但奎哥死活分歧意,因為他以為貴州不屬於他的防區。幸虧湖南厥後被暖和很多的立憲派篡奪了政權,要不然貴州說不定早就傷害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