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燕歌行_第二百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姐姐,你如何不下去送送他?”

“甚麼時候他能打贏我,甚麼時候我就考慮做他的校尉夫人。”

賀拔雲狠狠瞪了他們兩人一眼,想罵人,本身卻忍不住先笑起來。

……

他又一笑,“甘延壽為人有情有義,我在長安就傳聞過,他不但是出了名的孝子,在他嫡妻生前也是各式庇護,即便冇有孩子,他也從不納妾。賀拔雲,我奉告你啊,很多漢人娶了我們匈奴女人,比如張騫,他的夫人就是匈奴人,趙如刀的爺爺趙破奴,也娶了匈奴人做老婆。”

“天下這麼大,我想出去看看,族人有你和駒於利照顧,我放心。”

趙如刀噗嗤一笑,指敲郭野月的額頭,“你們小倆口想拉攏我和陳湯?”

“感謝大師美意。”

逝者已矣,放下統統野心和殛斃,過上與鄰為睦的牧民餬口,對這批倖存的匈奴人來講,無疑是最好的結局。

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犒街蠻夷官間,以示萬裡。

光陰荏苒,已是半月以後。

同時,西域都護府和大月氏及康居國商討以後,決定在兩邦交界處劃出一片草原,給他們餬口。而本來他們的運氣不是被殺,就是被分派給西域各國為奴。

巴圖爾城外,春光明麗。

漢人講究折柳送彆。

一群人與燕幕城依依惜彆。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賀拔雲道,目光如雲飄向遠方。

在郅支城一戰慘敗以後,康居老王驚嚇過分一命嗚呼,新王即位,挑選臣服大漢,情願接管西域都護府的統領,為了表示誠意,特地將郅支城改名為“巴圖爾”城,以記念巴圖爾的英勇事蹟。

巴圖爾城外,一處草坡。

這封上疏,寫於攻破郅支城的當晚,甘延壽連夜派信使騎一匹最快的汗血寶馬,日夜兼程趕赴長安,隨上疏一起送往漢庭的另有郅支單於的一顆首級。

這一張張麵孔都與燕幕城產生過刻骨銘心的交集。

燕幕城目光黯然,看向懷中包裹,內裡是夏曼古麗的骨灰罈,他雙手悄悄**,擠出一個蕉萃的笑容:

……

“賀大當戶,你真的不肯意和我們一起走嗎?”蘭希律凝睇那張滄桑的麵孔。欣喜的是她臉上已經看不到哀傷。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於已稱北藩,唯郅支單於背叛,未伏其辜,大夏之西,覺得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於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