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美中不敷的是,你們有冇有想過,這些人才如果被提拔上來了。”
話既然已經說出去了,那必定就要實現。
豈不是冇有人給他們說話了嗎?這可不可!
他們對於大奸大惡的人都能從對方的嘴裡曉得真相,麵對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這些人更是有體例。
“他們這麼胡搞瞎搞,害的多少百姓流浪失所,害的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啊!”
這但是大開殺戒啊!大明建國到現在就向來冇有人這麼做過!
他便點了點頭,接著,崔安又搖了點頭。
安設好了這些學子以後,崔安便向他們包管道。
“很簡樸,你看此次的廣西鼎新搞得名不聊生,就連殿下都承認弊端了。”
看到這一幕,這兩個文官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要曉得,自古以來這官位就是非常稀缺的,向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隻是,無法西海固這個處所太小了容不下這麼多的學子。
他們隻能一臉蒼茫的看著站在本身麵前的崔安,但願他能夠想出一個處理題目的體例來。
此話一出,那兩個文官都啞口無言了。
不過,崔安更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
不然的話,崔安在學子們心中的形象就要一落千丈了!
換了彆人,必定會聽這兩個文官的定見。
再說了,這兩個文官總不至於冒著殺頭和誅九族的風險將廣西的官府擴編吧。
他此次從西海固過來,但是帶了上百個學子來的。
“我曉得,你們是在為他們討情,隻是國法無情,如果你們說不動殿下就我去說吧!”
這些人有的是手腕,有的是體例。
“莫非,你們感覺這些處所官就一點任務都冇有嘛?”
再說了,崔安也不是那種碰到甚麼事情就亂殺一通的人。
“你們漸漸看吧,我另有些事情需求措置!”
“他們該去甚麼處所從政呢?總不至於隻給彆人發一點點餉銀但是卻連一個官位都不給吧?”
他們明白崔安說的冇有錯,隻是如許一來的話搞出來的動靜太大了,兩人擔憂不好結束。
畢竟,搞政治固然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可也不能將統統人都給獲咎了!
此話一出,兩個文官也犯了難。
崔安在將一些精銳儲存下來以後,他便遴選了一百多個優良的學子來到了廣西。
兩個文官說著就將本身的考題拿出來讓崔安過目,此時的崔安隻是低頭看了一眼考題。
崔安說著就分開了,而兩個文官看到了那張紙上記錄的將要被處決的官員以後,兩人都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