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兵馬,少年期間立下的誌向都完成了,也獲得了最豐富的誇獎,可這又如何?
當第二支北征軍全軍縞素,抬著元帥常遇春的棺槨進京時,金陵滿城縞素、一片哀鳴、哭聲震天。
姚妙儀見到如許的王寧,心中稍定,戰役將一個少年變成了男人,即便遭受波折,也能扛疇昔。
常遇春的北征軍也是捷報頻傳,卻冇想勝利以後反而是將星隕落的結局。
可就是那些辯論不休的日子,竟然是父子之間最後的光陰。
姚妙儀跟從徐達班師回朝,徐達封了魏國公,賜金書鐵卷,身邊的人也都加官進爵,好不威風。
祭文念罷,洪武帝撫棺而哭,胡惟庸、劉基等大臣們皆跟著慟哭,魏國公徐達怔怔的看著戰友的棺槨入迷,常遇春是同親、是同袍、是合作敵手,更是好朋友。
一半是哭父親,一半是哭她本身。
姚妙儀看到了抬棺材的王寧。一年不見,王寧褪去了稚氣,長高變壯了,盔甲內裡罩著紅色粗麻孝服,目光剛毅安閒,氣質和之前截然分歧。
洪武帝帶著群臣另有兒孫們親身在三廟門祭台驅逐,常遇春的宗子常茂已經得了父親恩蔭,封了鄭國公,身邊站著二弟常升。
那王寧的前程會如何?身為常遇春身邊倚重的百戶,冇有庇護好常元帥,會不會被多疑暴躁的洪武帝遷怒?會不會被怯懦怕事的常森抱怨?
而常氏隻生了皇長孫朱雄英,好輕易再有了身孕,太醫說看胎像八成是個兒子,常氏欣喜萬分,可惜樂極生悲,還冇歡暢多久,就傳來了父親的凶信。
而現在常氏和兒子朱雄英最大的背景——父親常遇春歸天了。
宰相李善長大聲念著洪武帝親手撰寫的祭文,先是大抵回想常遇春的各種功勞,然後悲歎: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太子妃常氏卻感覺徹骨酷寒,她微微側過身材,避開了呂氏遞過來的冰帕子。
呂氏天生麗質,氣質文雅,一身素白衣裳,如同荷塘白蓮般清麗委宛,將黃臉懷胎斑密佈的太子妃常氏比到泥裡頭去了。
朱標身後是四皇子朱棣,而站在徐輝祖身後的小將軍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
如何俄然就走了呢?
一起出世入死,闖過多少難關,聯袂滅掉元朝,建立千秋功業,青史留名。
不過姚妙儀並不體貼這些,她惦記的是同親王寧。
因為常茂,常森,常升三兄弟的名字都是朱元璋親身取的。這些將門以後,也隻要常家三兄弟有這個殊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