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闆笑道:“唉,實在也就那樣,官員家的花圃,真不如我們姑蘇園林都雅。”
張老闆尤其對勁的說道:“是吏部的右侍郎周奎周大人,周大人閨女的嫁奩,另有他的官袍都是我們月容樓繡的。”
姚妙儀拜訪的老鄉是做綢緞買賣的張老闆。和很多老鄉被迫搬家的分歧,張老闆是在洪武元年定都時就主動舉家搬到了南都城,他是個審時度勢、目光獨到的買賣人,認準了朱元璋會坐穩江山,南京將來前程不成限量。
姑蘇會館設在秦淮河邊的東牌坊四周,北邊就是府學和貢院,是南都城絕好的地段。自從洪武帝定都南京,強令各地工匠和富戶搬到都城居住,人生地不熟,乃至說話都太不通,餬口艱钜,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們自發建立了各種會館,以便利同親交換幫襯。
張老闆一陣唏噓,和姚妙儀回想姑蘇城的崑曲梨園,很有些“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味道,漸漸拉近了乾係,姚妙儀說道:“……古往今來皆是如此,楚王好細腰,群臣每日隻吃一頓飯,吸一口氣才繫上腰帶,餓得扶牆而行――”
一看這個架式,張老闆是識貨的,曉得姚妙儀此番美意接待,應是有所求,應當不但單是為了感激屋子。不過姚妙儀是來求人的,張老闆是被求的,便用心端著不戳破,順水推舟說道:
會館戲台上演著《琵琶記》,唱的是高亢激昂的弋陽腔。扮演墨客蔡伯喈的伶人唱道: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鬥米恩,升米仇。張老闆和很多同親打過交道,有知恩圖報的,也有喂不飽的白眼狼。深知這個事理,萬事適可而止。
張老闆現在在南京具有五家店鋪,還打通了外務府的乾係,成為皇商了。姚家和張家在姑蘇是乾係不錯的街坊鄰居,還曾經將張老闆一雙後代從天花的魔爪中救出來,是以張老闆很照顧方纔“被迫”搬家南京的姚妙儀。
令媛難買忠心,藥鋪裡那兩個明教密黨終究還是忠於小明王姚繼同,而阿福和宋秀兒纔是忠於姚妙儀的人。
姚妙儀連連點頭,“張老闆好幾年冇歸去了吧,現在連姑蘇城也流行弋陽腔了,崑山調梨園子要麼該唱弋陽腔,被擠到鄉野之地勉強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