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崇禎皇帝,誓不上煤山_第104章 大明不會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宋獻策內心清楚,吳不為是代表皇上向他攤牌了,也清楚這是他最後的挑選,要麼生,要麼死,乃至能夠百口人都受連累,跟著他一起垮台。

“大明不會亡,相反,大明必複興。”

“皇上最大的勁敵是清國,其次是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義兵,第三則是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個人,第四是侵犯了大量地步,逼得百姓走投無路的世族豪強。”

當然了,也是宋獻策的最後機遇,如果還不識時務,那就隻能哢嚓掉了。

吳不為邊喝酒邊給宋獻策解惑,前麵兩個勁敵不必再廢話了,倒是前麵兩個仇敵,他得好好講解,這也是壓服宋獻策真正歸心,為皇上效命的最後機遇。

實在,明天的所見所聞,早把他震驚得都麻痹了,原覺得,如外邊傳聞的,崇禎天子是一個昏庸無能,荒淫無恥的大昏君,冇想到竟然是一個賢明神武,雄才大略的聖明君王,勵精圖治下的戰役潛力仍舊強大非常。

他低頭當真思考了好一陣才答覆了吳不為的題目,也等因而做出了挑選,向皇上表白了心跡。

對了,皇上彷彿說過,汗青是由勝利者來謄寫的,他也想名留青史。

宋獻策的內心俄然一陣熾熱,變得有點衝動,更多的是等候。

至於那些肥得流油的富商,也算是半個仇敵吧,他們為了小我私利,能夠不擇手腕,乃至賣國自敵,都屬於今後需求措置的大好人。

皇上曉得天下百姓的磨難,想要減免稅賦徭役,改成向那些腰纏萬貫,乃至富可敵國的富商征收稅賦,以此來增加帝國的財務支出,但一樣被文官個人激烈反對。

大明朝雖千瘡百孔,病入膏肓,但這隻是大要的,並且滿是那些贓官勾搭世族豪強所為,大明最首要的核心部位卻在皇上的賢明批示下,已隱現朝氣勃勃的氣象,隻要有充足的時候蓄勢,埋在地裡的種子,破土而出,茁壯生長。

到了當時,任何反對大明覆興的舊權勢都必被肅除,以皇上的賢明和魄力,冇人會思疑他的決計。

他在俄然間明悟了,非論是誰,隻要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就為誰效命,管彆人如何說。

在做出挑選後,他俄然間感受整小我如釋重負,內心莫名的輕鬆起來。

“天下人都錯怪皇上了,拉幫結黨,隻顧為本身謀取私利的文官個人纔是把百姓逼得走投無路的禍首禍首。”

那些肥得流油的富商費錢拉攏官員,官員為他們撐腰當庇護傘,他們相互勾搭,皇上想動這些富商,等因而動了文官個人的大蛋糕,如果冇有強大的武力支撐,結果很嚴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