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樉真能將安太堡運營得跟劉基的鬆江特區一樣,那朱元璋都能設想獲得那樣的畫麵,本地的百姓都參與到煤炭的開采以及蜂窩煤的製作當中,一車車製好的蜂窩煤沿著官道運向天下各地特彆是北方地區,掀起一陣搶購潮,玄色的蜂窩煤轉換成白花花的銀子……
朱元璋看過明史,曉得劉基其實在洪武四年,也就是本年就已經告老回籍了,但是現在,劉基卻還在滿懷熱忱的籌劃著鬆江特區。
就是馬皇後也聽出來了。
劉基是前朝的官員,半途纔跟的朱元璋,這比從一開端就入股的李善長從出身這點上就差了很多,這一點從分封功臣的時候就充分表現出來了。
而劉基也是自視狷介,嫉惡如仇,不曉得或者說不屑於去搞好和皇上的乾係,加上和李善長多有不睦,立國之初就因為立法的題目數次在朝堂上公開辯論,這更是讓他遭到了淮西黨的架空。
那就是朱辰。
但是總不能讓他的標兒去吧?
望著劉基拜彆的背影,朱元璋輕歎一聲。
因為在這裡,冇有朝堂上那麼多的爾虞我詐,不消謹慎翼翼,如履薄冰,而是能夠腳結壯地的做事,發揮抱負。
他不想表示得太心急,但是朱元璋還是看出來劉基的心已經飄到鬆江特區了,因為他半句冇有提朝堂的其他事情,句句不離鬆江特區,這不像之前事事都想要操心的劉基。
大明朝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股分製紡織個人正式掛牌建立,經叨教朱元璋,終究叫做四海紡織個人,寄意走向五湖四海。
一家子其樂融融,大明現在又蒸蒸日上,她又何必去究其本源呢?那樣隻會自討敗興……
即使已經天下各地的去收買棉花了,但還是不敷四海紡織個人這頭巨獸吃的。
但是,出乎他料想的是……
從鬆江特區返來,朱元璋的表情較著變得好了很多。
有錢的感受真是好。
往年國庫年年虧空,這讓朱元璋不敢浪費華侈,宮裡的吃穿用度能緊縮的就儘量緊縮,馬皇後更是節約持家,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陳舊不堪,也不肯換新的,乃至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身織些衣料,被麵甚麼的。
朱元璋不知不覺中正在踐行著這個最好的教誨體例。
朱元璋想來想去,能夠想到的竟然是當初被他下詔獄的葉伯巨。
葉伯巨本是平遙訓導,很有學問和才調,當初上書反對封王,差點兒被朱元璋當場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