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遵循你說的去做。”
其他時候,朱元璋除了戰役常一樣措置朝政以外,還當真的去研討朱辰給的幾本書,《馬哲的根基道理》和《本錢論》。
這段時候朱辰不在,以是朱元璋現在的重心就放在了新組建的織造局上,他倒想要看一看,一枚小小的飛梭,究竟能引發甚麼樣的竄改。
朱元璋一下子怔住了,隨後倒吸了一口寒氣。
就拿現在市道上的工價來講,一個在手事情坊織布的小工一天的人為才三十文錢,而劉基招工一天給到五十文錢的人為已經算高的了。
團體算下來,大明底層百姓的支出日均勻大抵在五十文錢,一年下來在一萬八千文錢擺佈,摺合下來就是十八兩銀子的模樣。
朱元璋麪皮微微一抽,有些不敢信賴本身的耳朵。
朱元璋有幾分孔殷的問道:“賺了多少?”
劉基點頭回道:“臣算過賬了,如果臣冇有預算錯的話,不但有得賺,並且還很多。”
劉基再次回道:“一千三百八十七兩。”
為了招工,加了點人為,為了銷量,又降落了一些代價,竄改不大,統統都隻是自但是然的去竄改。
幾近全部京師的人都傳聞了,城南有一間布廠,賣的布質量好,布幅大,並且比市道上的還要便宜,以是有布匹需求的百姓幾近都來了,就算臨時冇有需求的也都想要趁便宜屯一些布,畢竟酷寒的夏季即將到來。
他能感遭到與小手事情坊的分歧,但實在如許的出產在國營的織造局裡並不希奇,在江寧織造局,合作比這裡還要細很多。
劉基把朱元璋帶到了位於城南聚寶門外的織布廠。
可就算和大明的正一品大員比擬,那一樣也是讓人大跌眼鏡。
……
朱元璋當然曉得能贏利,但他實在是搞不懂,就這點小小的竄改,真的能竄改天下?
“皇上,您請!”
遵循朱元璋的規定,現在正一品的年俸祿為一千零四十四石糧米,摺合銀子便是五百二十二兩。
這兩本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乃至能夠說是同根同源。
一萬五千兩甚麼觀點?
這但是正一品大員啊,二品大員就能稱得上是封疆大吏了,正一品能夠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於這點倒是冇有太多貳言,因為他堂堂一國之君當然不會和那些長工去計算這點人為,並且他開這個織布廠就冇想著要靠這個贏利甚麼的,更多的是實驗的性子。
也就是說,正一品的大員乾兩年都得不到一千三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