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_第116章 國泰民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現場的工人都是懵了一下。

“是你們的儘力,讓咱大明有了禦寒的蜂窩煤,這些蜂窩煤就是寒冬裡的但願,現在蜂窩煤出產出來了,下一步就是售賣到百姓們的手中,蜂窩煤是不是夠?售賣是不是順利?還需求大師的儘力,大明能不能過好這個夏季,就看大師的了!”

但是,他卻不能設想得出朱辰說的很多東西,比如裝上動力的馬車,寶船,另有阿誰能夠一次性拉幾千人的軌道車……

特彆是采納股分製合作以後,朱樉一下子就把他的煤炭奇蹟擴大了很多

朱元璋微微愣神。

“謝父皇嘉獎!”

麵前浩大的出產場景,絕非一人之功。

究竟上,朱樉來到這裡也是非常的儘力,之前他在京師的時候,固然也資質聰明,嚴毅威武,頗遭到讚美,但實則並冇有獲得重用,更多的是讀書學習,這並不是他喜好的。

又是上千工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出產。

老夫停動手中的事情,固然不能一眼就看出對方是皇上,但見這麼多人跟著,也曉得對方是大帶領,趕緊回道:“不辛苦不辛苦,能夠來到礦區乾活,是咱的福分!”

火線寬廣通透的廠房裡。

朱元璋逼真體味到了朱辰的那句話,這是一種新的動力來源,能夠帶來無窮的能夠。

“現在好了,咱在這裡做煤球,咱兒子在前麵的礦坑挖煤,咱老婆子和兒媳在膳堂那邊幫活,一大師子都有活乾,每天乾活就有飽飯吃,月尾還能有銀子,你說好不好?是不是咱的福分?”

這個時候,跟在朱元璋身邊的起居注史官,趕緊奮筆疾書,記錄下這一個國泰民安的典範場景。

他當然曉得朱辰說的是真的。

沿途,是一座接著一座,堆得像小山一樣的黑乎乎煤炭。

朱元璋來到一個老夫的身邊,淺笑問道。

老夫的話,讓朱元璋聽得眉開眼笑。

在好處的驅動下,參與出去的地主鄉紳富商們比朱樉還要主動,朱元璋給朱樉的那些冊本,實在很大部分都是這些股東找人研討的。

老夫回道:“咱家家裡冇地了,一大師子都是給彆人種地,風景好的時候還能吃一口飽飯,風景不好的時候,一大師子都得餓肚子。”

朱樉當然也很高興。

“皇上聖明,臣/我等必然儘力,不負皇上所托!”

不知倦怠,力大非常。

“父皇,要不要去看一看蜂窩煤的出產?”

“哎呀,都是托了洪武天子的福,餬口是越來越好啦!”

隻需求不竭的燒水,機器就能不斷的運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