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前最暗中的時候,嚴樓換上偷來的錦衣衛服飾,混進東廠四周的冷巷。他曉得,接下來要麵對的,比倭寇的刀刃更可駭——是這深宮中,無數雙盯著他的眼睛。
“墨白?“值夜的書吏揉著眼睛昂首,見狀驚得打翻燭台。周墨白卻徑直走向馬廄,牽出青騅馬。
暮色中的都城街巷,嚴樓策馬顛末東廠緹騎的巡查隊。腰間玉佩硌得肋骨生疼,那是周墨白臨走前塞回給他的。
周墨白狠惡顫抖:“嚴兄!你這是抗旨...陛下若知此事,必連累於你!“
三今後,都城刑部衙門。嚴樓對著空了兩頁的卷宗入迷,筆尖在“周墨白“三字上戳出破洞。
“三個月前,他們殺了我派去的探子。“周墨白聲音發啞,“把人頭裝在食盒裡送來,當時我剛用完晚膳。“
嚴樓接過名冊,紙頁上的硃筆圈點刺痛雙眼。他認得周墨白的筆跡,工緻如昔,卻在“王三疤“三字旁暈開墨漬。
嚴樓俄然想起離浙前夕,周墨白執意要親身查抄他的行囊。當時他覺得是好友體貼,卻不知對方已在天國邊沿盤桓。
周墨白挺直脊背,眼中閃過豁然:“嚴大人儘管秉公辦理,墨白...從未怨過。“
刀光映著神像冷臉,嚴樓俄然想起周墨白肩傷。那日在浙江,他看著好友騎馬遠去,雪地上隻留下兩行淺淡的蹄印,像被光陰悄悄擦去的淚痕。
“為甚麼現在才說?“嚴樓的聲音像浸了冰,“是因為我在刑部查到了王三疤的眼線?“
“墨白啊墨白,“他對著虛空低語,“你教我治心,卻不知我的心,早已在這大明宦海的熔爐裡,煉成了一塊不化的鐵。“
浙江按察使司後院,周墨白盯著案頭帳本,指尖捏得泛白。
“你曉得我該如何做。“嚴樓從靴筒抽出卷宗,內裡是親衛暗查半月的證據鏈,“按大明律,通倭者夷三族。“
“治心當憑知己。“嚴樓將圖冊塞進周墨白懷裡,“你的心,該去陪妻兒,而不是困在這吃人的衙門。“
本來在燒證據時,周墨白偷偷將玉佩塞回。嚴樓望著跳動的火焰,俄然笑了。這一笑,混著河水的鹹澀,也帶著砭骨的寒意。
嚴樓盯著焦布上的血印,俄然想起三年前在仁和縣,周墨白教他寫羊毫字的場景。當時此人總說“橫要像刀,豎要似劍“。
“備馬,去西直門外。“嚴樓扯下官服,換上青布長衫,“把那份官員貪墨案的密報,藏在城隍廟的香爐裡。“
窗彆傳來梆子聲,五更天近。周墨白抱著圖冊跪下,重重磕了三個頭。嚴樓背過身,盯著牆上“明鏡高懸“的匾額,直到聞聲馬蹄聲消逝在雪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