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並未馬上接過,而是說道:“諸位無妨先看看這份奏疏。”
眾大臣低頭對視,以目光交換後,建國公常升率先上前說道:“此乃誣告之詞,通篇荒誕至極,臣懇請陛下嚴懲此等妄言者。”
“是忠是奸,有罪無罪,一查便明,一審便知。”
藍玉大聲迴應道:
“涼國公藍玉違法亂紀,我不得不諫。”
“吳王殿下昨日將其抓捕後,都城百姓得知動靜,無不鼓掌喝采,民氣所向,可見一斑。”
大殿內頓時響起一陣指責聲。
“兒臣以為,藍玉既然已被逮捕,能夠交由三法司共同審理。”
“朝堂公道忘我,父皇在上,百官鄙人,眾目睽睽之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好人。”
“宣稱是為了儘忠陛下,實則是為了庇護涼國公。”
朱元璋的眼神自下而上緩緩掃過,終究定格在朱棣身上,說道:“老四,這事因你而起,你說說,涼國公是否有罪?”
隨即目光轉向一邊,又問:“秦王,晉王,你們如何看?”
……
大殿內沉寂無聲,唯餘粗重的喘氣聲模糊可聞。
就在此時,一名文臣徐行而出。
“我要求陛下命令,由有關部分查明究竟後再定其罪。”
“涼國公藍玉,罪孽深重。”
昨日孫兒剛將人拘至府中,三法司便連夜結合前來討取。此中或許另有隱情,但足以表白三法司難以公允措置此事。何況涼國公於大明軍**勞卓著、威名遠播,該當敏捷科罪,不宜久留牢中,以免擺盪軍心。本日孫兒已將相乾人等帶來。
晉王朱棡道:“兒臣也附和大哥的觀點。”
“人間哪有無罪有功之臣卻被審判的事理?”
"那你還要說甚麼本身無罪?"老朱肝火衝六合喝道。
服侍在禦前的寺人從速趨步上前,接過奏疏,畢恭畢敬地呈遞至老朱麵前。
有了他們的帶頭,文官們不再遊移。
“豈能如此怪誕?”
“但願通過此舉,為涼國公洗脫罪惡。”
“我身為給事中,接受皇恩,負擔直言勸諫的任務。”
“稟告父皇,涼國公確有罪惡,且罪無可赦!”
另一名武將站出來辯駁道:“欲加上罪,何患無辭?”
“藍玉所為大逆不道,兒臣在北平也有所聽聞。”
“即便提及舊事,也是鐵證如山。”
“猖獗!涼國公品德端方,怎會等閒涉事?”
朱棣迴應:“兒臣冒充聖旨,也是為了替父皇分憂。”
"實則是部下官兵所為,與我並無直接關聯。"
紛繁上書彈劾藍玉。
老朱將那道彈劾他的奏章擲於藍玉麵前,說道:"你且看看,這上邊寫下的罪名,有哪條不是真的?又有哪些是冤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