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_第一百零九章 這樁買賣——句容接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所謂放告,就是批準百姓告狀,縣衙領受狀紙。

朱標很附和沐英的觀點,朝廷拿走了顧正臣的心肺復甦救人之技,拿走了鍛體術,可冇給他任何犒賞,現在又要拿走他的戰術揹包,不能一點表示都冇有吧。

告狀還需求挑日子?

朱元璋看完以後,還是有些不對勁。

朱標見朱元璋有些憤怒,撿起地上的文書,送到桌案上,平和地:“父皇,顧先生在文書前麵解釋瞭如許做的啟事,他想要借戶部采買戰術揹包的機遇,征調一批貧苦婦人,交其縫製,按件計賦稅,用顧先生的話來,這是扶貧助農,非為私利。”

張培見二堂人多,冇敢直。

吹牛被人揍了,吵架被人毆了,隻要冇死人,常日裡並不管。

朱標開朗一笑,起家道:“父皇教誨孤,要學會看人。東宮之人,孤看破了,可這顧先生,孤看不透。他所提之策在民,所行之法在民,一個心繫百姓,想要為百姓做點事的人,冇有錯。何況他已經估計到了困難,明啟事,主動提出十五稅一的前提,父皇設題難他,又何嘗是真的難他。”

想要破冰,得用力鑿。

跟著對縣衙事情的熟諳,顧正臣才發明,縣衙並不是對百姓開放的,而是每個月中,逢三六九的日子放告。

朱標走了兩步,當真地:“父皇是在與他還價還價,到底,五千兩不是一筆數量,摺合到一個戰術揹包之上,也有五十文。隻要他主動降落要價,父皇便會準他。”

承發房外,

畢竟顧正臣隻是外人,三年一任,走就走,而這些強宗大族,卻根深蒂固,現在翻結案,誰曉得三年以後,這案情會不會反轉?

到底,這個傢夥是想用國庫的錢養句容百姓,的確是胡來,百姓還需求朝廷來養,那要百姓有何用?

“官方困頓,平常補綴,終難飽腹。臣請旨征巧婦,委其縫製戰術揹包,朝廷采買給賦稅,賦稅計數給巧婦,巧婦持賦稅資家,又化作兩稅重回朝廷之手。戶不足糧,家不足財,方敢送子入私塾,請先生,購產業所需,貿易當興,取商稅至國庫……”

“有話,到內裡吧。”

看著返來的兩人,顧正臣有些麻爪,這來回二百裡路,你們兩個太不當一回事了吧,一來回跑。

絕望的趙謙收了攤,歸去稟告顧正臣。

獨占好處,不能虧損,這是朱元璋的脾氣。

當然,放告日子並不是強迫要求,而是各地默許,有些知縣偷懶,或有些處所“民淳事簡”,一個月放告兩,也是有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