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甲鬆了口氣。
群臣沉默,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在胡說話了。
內閣諸位大學士,六部都察院四寺等一乾尚書侍郎正卿少卿等四品以上的官員紛繁被召入宮中扣問。
一旁的吏部尚書李日宣緊接著擁戴:“九邊精銳,朝夕顛覆。不徹查誤國之奸臣庸吏,無以挽回民氣。”
周延儒說得不錯,錦州還冇有被攻破,洪承疇出兵,本來就是為了得救錦州。遼東防地,隻要錦州寧遠尚在,遼東之事,就冇有腐敗到無可清算的境地。
崇禎現在已經沉著了下來,鬆山一敗他痛心非常。乍然聽到動靜,已然慌亂失措,差點走上了賭徒心機。企圖再采集餘力再次一搏挽回局麵。
崇禎氣憤之下革了李侍問的職,但沉著下來也明白,大明表裡用兵,國庫早就空了。此時讓李侍問下台隻能讓戶部亂上一陣,對於清算遼東殘局毫無好處。
朱慈烺環顧了一圈朝中眾臣,這內裡,連一個能擔大任之人都冇有。
周延儒太使乖,做事太顧忌己身,陳新甲忠心魄力不足但才調不敷。至於朝中其彆人,更是連這兩人都不如。
“陛下,李尚書勤懇用事,兩年殫精竭慮保持國事已經實屬不易。能供應雄師安然不見錯誤已經可貴。請陛下寬待大臣,收回成命啊。”
“清算遼東軍務,兵部群情如何?”崇禎看向陳新甲。
洪承疇已經將統統能戰邊兵網羅一空,眼下能做的,隻能希冀清人胃口不敷,吞掉洪承疇所部後再無餘力打擊,讓寧錦防地保持下去了。
崇禎強作平靜的神采終究垮了下來。
“諸卿,諸卿。現在遼東局勢,當如何?”崇禎環顧群臣,目光孔殷。
“聖上,現在清算遼東軍務,真是用人之際。請陛下暫緩成命,勿動戶部。今後調撥兵馬,籌集糧草,需多賴戶部之力啊。”
殿上墮入了死沉沉的沉寂。
崇禎被吵得心煩氣躁,斷喝道:“孫師(孫承宗)十數年遼東運營,現在朝夕顛覆。諸君還在此糾結於甚麼細枝末節?當務之急是遼東軍務該當如何措置?至於其他,推後再論!宜興,你為首輔,如何看?”
都察院左都禦史霸道直道:“陛下。鬆山敗北,蓋因總兵王樸、吳三桂臨陣脫逃。乃至於軍心大亂,由此敗績。欲穩定邊陲,首當整肅民氣。臣請誅王樸、吳三桂。查中樞、遼東,有礙邊事者。”
崇禎直愣愣地看著李侍問:“現在國事如此告急,國庫內裡,就再也拿不出賦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