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鎮撫司衙門四周,很多路人聚在一起,群情紛繁,當他們看到駱養性帶著一票錦衣衛走來時,趕緊作鳥獸散。
冇過量久,北鎮撫司衙門裡稀有百名身穿青綠斑斕服,腰掛繡春刀的錦衣衛魚貫而出。
心中悄悄鄙夷,李廷表二話不說帶著人趕往馬獻祥府上。
錦衣衛北鎮撫司。
一名年青的寺人手持令旨站在錦衣衛大堂上大聲喊道:“錦衣衛批示使駱養性接東宮令旨!”
見馬府大門翻開,一群錦衣衛衝進馬府,推開管家和幾名仆人,直撲大堂。
兵仗局畢竟也是二十四衙門之一,要動他們,事情算是不小。
本來這類抄家的肥差不想拉著李廷表的,可誰叫李廷表是太子的人呢,隻好拉著他一起建功。
錦衣衛這幾年固然不像之前那般有權勢了,不過畢竟有著二百多年的赫赫凶名,還是讓很多民氣生驚駭的,恐怕暗裡群情被抓緊詔獄受折磨。
“李大人,隨我一起去兵仗局走一場吧!”駱養性看向李廷表,他還是有些不放心,籌算讓李廷表一起。
馬獻祥正在院子裡上品茶逗鳥,見到管家慌鎮靜張的前來稟報,頓時眉頭緊皺:“甚麼個環境,錦衣衛竟然來抓我?你是不是耳朵出了弊端聽錯了?”
來傳旨的寺人恰是吳忠,他看著駱養性,笑道:“如何,駱大人,太子殿下還批示不動您嗎?”
不過細心想想,如果東宮冇有陛下受權,怎敢等閒動兵仗局?想到這裡,他纔有些放心。
李廷表還不曉得他的謹慎思,不就是擔憂抄家時本身盯著他,影響他發財嘛。
馬獻祥一怔,脫口道:“是陛下的旨意?”
李廷表道:“是東宮下的令旨。”
當然了,是他們想多了,詔獄不是誰想進就想進的,冇點身份的人隻能被扔進五城兵馬司的大牢裡挨板子。
李廷表看了他一眼他,淡淡道:“我們錦衣衛辦事,從不問起因,我們隻問時候,地點,何人。”
成果守了半天,出來的錦衣衛出來奉告駱養性,兵仗局的掌印寺人劉榮和提督寺人馬獻祥冇在內裡,應當在家中。
李廷表眉頭微皺,冷然道:“彆廢話了,帶走,抄家!”
一個錦衣衛千戶握著沙鍋大的拳頭,一邊狠狠地敲著馬府的大門,一邊大聲喝道。
馬府占地極廣,是兵仗局提督寺人馬獻祥的府邸,明朝有權的寺人,和當官的冇甚麼兩樣,在宮外有本身的府邸,被人尊稱為老爺,還娶有老婆,活得人模人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