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_第1002章 莫臥兒國的七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是,挑動流寇,跟莫臥兒國開戰這個概率總還是有的吧?”

“台國公猜對了,確切是需求一個幫手啊。”

“固然說,戰果頗著,搶到了很多地盤,還劫奪到了很多財賄。”

“哼哼。”

“嗬嗬,這倒是未曾假想之門路。”

但是,對於冇有前程的日本,朝鮮人而言,倘若能夠收成,印度的五十畝地,他們還是很情願過來當農夫的。

“就算是台國公感覺,收伏流寇的概率不大。”

“你的意義是?”

鄭芝龍頓時樂了。

“還怕後勤轉運不濟?”

阿三們有種姓軌製的桎梏,大明朝又冇有種姓方麵的人才,冒然的征民夫的話,很輕易鬨出來亂子,最首要的是,民夫這玩意也是需求規律性,構造度的。

“流寇現在,明擺著敗局已定,隻要朝廷肯委派兵將出兵,清算流寇,那還不是必勝的?”

鄭芝龍驚奇的看向了李定國,然後問道,李定國點了點頭。

說到這,他是猛拍大腿。

“難不成,朝廷還要找流寇當幫手?”

“如此雄師,後勤可不輕易供應啊。”

“即便是我們,能夠節節勝利,一步一步的,向外線建議打擊,但這過程當中,又得耗損掉多少的時候,破鈔多少的財帛?”

旋即,話鋒一轉。

“要麼,就是趕在我軍,篡奪開伯爾山口之前,倉促撤走。”

“正因為,有了北邊的退路,他們纔敢,與我大明朝相抗。”

可冇看出來,莫臥兒國的七寸在那裡,並且,也不感覺本身用兵上麵,有甚麼疏漏之處。

“莫臥兒國的七寸,不在彆的處所,就在開伯爾山口。”

“我軍何必與之死磕?”

“至於雇傭本地的勞工,過來當民夫?這又得花多少銀子?”

李定國說道。

“我們一向在莫臥兒國的外線去打。”

鄭芝龍重重的點了點頭。

“這個莫臥兒國的七寸,確切是正如晉國公所言,就在這個開伯爾山口。”

“這,這恐怕不是老夫能夠決定的。”

“台國公,恕我直言,我們之前對於印度的計謀,是出了題目的。”

“進犯這個開伯爾山口,必必要帶大量的民夫,另有物質。”

“戰事一向,範圍於外線,卻一向未曾,打入到印度的外線中。”

“莫臥兒國,之以是能夠與我大明朝相抗,哪怕是絕對優勢的環境下,仍然能夠穩紮穩打,那底子啟事在於,沙賈汗他們,退路尚且還在。”

再者說了,李過現在,已經打通了前去東歐的門路,又豈是那麼輕易屈就於大明朝,當藩屬的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