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和李之同把一小部分土豆擺放在淋過水的稻草上,一小部分半埋進堅固的肥地裡,一半先放著,以防蒔植失利,土豆是減緩糧食壓力的大寶貝,他可不敢豪賭,把寶全押上。
“朕這是健身,說了多少回了,不明白就算了。”
三天後,授封校尉武職的李之同和一名持天子密信的小寺人在一隊錦衣力士的保護下,快馬加鞭趕往福建。
在籌辦出海期間,鄭芝龍還派一隊兵士保護李之同回家看望家人,從布衣躍升為官,算是鯉魚跳龍門,光宗耀祖,當然要衣錦回籍,顯擺一番。
隨後,李之同返來,在船埠攔住一些金髮碧眼的本國人,把他們請進海軍營寨裡商談買賣。
懿安皇後對崇禎這位小叔天子至心不錯,扶助他登上龍椅不說,還把天啟帝曾經犒賞、遺留給她的珠寶名畫甚麼的拿出來,讓王承恩拿出宮去變賣折現,充作救國用度,這讓朱健打動不已,對懿安皇後更加尊敬。
當宋獻策接到天子密信,和鄭芝龍籌議了一陣,最後,鄭芝龍從自已的艦隊裡調出二十艘大中型戰船,十艘大商船,兵士和海員多少給李之同利用。
朱健雖是穿越眾,但土豆這玩意也不是很體味,隻是大抵在網上瀏覽了一下罷了,曉得這東東耐旱濫生高產,這還是專家倡導以土豆替代大米,一時獵奇上彀看一眼的,詳細蒔植體例還真不大懂,好象是按芽眼切成塊狀蒔植的,要求的溫度略低,合適在北方蒔植吧。
談妥商貿合作前提後,李之同帶領他的劃子隊揚帆出海,鄭芝龍是福建本地頭號大海盜,連氣力強大的荷蘭艘隊都被他摁進海裡暴揍,那些氣力強大的海盜哪誰敢去招惹船上插有鄭字大旗的商船?何況李之同的船隊裡有二十艘大中型戰船護航,即便某股小海盜有膽量敢搶鄭字旗的商船,也得好好衡量一下兩邊的氣力,能不能啃得動?
福建是互市的海口之一,有一些懂各國說話的通譯,鄭芝龍的海軍裡也有一些通譯,即便表達的意義不敷切確,但有土豆什物作為樣本,那些本國販子大抵明白李之同的意義,就是做土豆買賣。
在等候土豆抽芽期間,朱健的餬口仍象之前那樣,早上主持朝政,散朝後批閱奏摺,趁便寫點東西,再抽暇去兵工廠轉悠一圈,跟工匠們聊會天,親民又順帶催工,又或去狼營、神機營、鳳凰軍團看兵士練習,YY一下三大營為他掃蕩海內鬨軍,再移師遼東,把金軍揍得哭爹喊娘,又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