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趙誌皋寫信感激林延潮,在本身回籍的時候,還給了他如此一個名位。

林延潮身邊的王衡等閣吏已是急得麵紅耳赤,乃至已有官員是以差一些暈厥疇昔。

因而有了劉挺率五千孤軍於婁山關大破楊應龍數萬人馬之事。

有了趙誌皋的這一番話,林延潮決定給天子寫密揭。

趙誌皋悠悠道:“宗海,吾實在老邁昏庸,不堪任事了,眼下目力連奏章都看不清,隻能讓上麵的人讀給我聽,即便如此聽十件事,也難斷一件事。老了,已是百無一用了。”

但是趙誌皋為了表白態度,也不給天子打號召,直接搬出京師返回浙江故鄉。

鄭貴妃垂淚不語。

林延潮在密揭裡提了很多話,此中重提萬曆十三年時天子天壇祈雨之事。

北宋時,外製官封還詞頭乃平常事,到了明朝了內閣大學士也有封駁大權。

世人都是笑了笑。

林延潮道:“元輔切勿這麼說,當年張文忠公因奪情之事杖責趙,吳二位,百官皆不敢仗義直言,唯獨公與新建出麵,遐想當年公之風采,鄙人本日想起仍然神馳。”

田義,陳矩二人則跪在一旁。

疏上後數日,冇有任何覆信。

這才稍歇了一會。

世人又議了數件事,將大典流程擬成奏本,再一併合奏。合法議得差未幾時,中書官李俊帶著大一票人急倉促抵至。

到了十一日,林延潮,沈一貫正在閣內叮嚀禮部,光祿寺,鴻臚寺官員,太子冊立典禮的事。

鄒元標道:“眼下林侯官弟子遍及朝堂,朝野間不知有多少讀書報酬他發聲,長此以往怕是又要出一個張太嶽。故而叔時所言舉淮督入閣,我實認同。”

再說不管得君行道,君臣共治,要變法鼎新都離不開天子的支撐。在爭國本領上‘欠’下天子情麵,總好過其他事上拖欠。

並且他與沈一貫早就推測了天子會藉口賦稅不敷的事,讓皇太子冊封議脫期,以是他們事前將統統典禮安排的從簡從宜。

“同是內閣大臣,昔日有權有勢,百官則爭相趨附他以圖晉升官職。本日則欺人大哥,百官即爭相進犯以圖申明,本輔到底是老驥還是神龜一目了安。至於皇上……宗海,說一句話不為人臣的話,皇上至今不立國本,何嘗有將我等輔臣的難處放在眼底。現在更已是將此當作了買賣來為之。”

趙誌皋撫須笑道:“然也。”

趙誌皋歎道:“雖說老驥伏櫪,誌在千裡,但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