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議銀幣錢法,朝鮮之戰大抵已定,如何將倭人百萬兩之歲貢鑄作銀錢?這幾日很多官員上本,本來此事要讓戶部,工部各自部議,再經廷議。但是奏章一來一去,再具本回奏,遲延光陰。本日恰好戶工兩部尚書在此,我們廷議上先議一議,再下部複奏。”
石星道:“兵將不齊,糧餉不備,各省又是各自為戰,如何能勝?”
“次輔之言,沈某受教了。”沈一貫麵上退一步,但他曉得如石星如許反對的官員很多,將來隨時另有其他機遇。
此時已經入夏,日頭垂垂高升,闕左門下有宮牆遮蔭但炎熱之意不減,眾大臣們連續飲茶,然後就有吏員上前添茶。
總之一句話,林延潮在前麵的施政,不成有任何讓天子感到‘驚奇’,乃至驚嚇的處所。很多事必須事前層層鋪墊,比及用時天子不消耗腦筋想便能夠明白,放心腸作一個橡皮圖章。
現在文淵閣裡首輔趙誌皋三日來一趟。其他兩日都是由他的親信在閣傳達他的意義。
趙誌皋入坐後,笑嗬嗬隧道:“勞諸位久候了。”
這就是沈一貫。
眾官員息聲。
石星出聲道:“沈閣老高見,推行事功新政需適應民氣,邇來本部堂從朝野聽到很多閒言,說朝廷要變周為商,易周之義禮,複商之通利,這等荒誕之言,不知從何所出。”
宰相無閒語。
在場眾官員也明白,官員征收礦稅必定不如寺人那麼不要臉征收很多,並且官員一層一層的貪墨,稅收本錢恐怕比寺人還高。
因為趙誌皋年老多病,張位很多事就不知會,乃至日趨怠慢,因而垂垂就代替了首輔,也引發了趙誌皋的顧慮。
石星滿滿負氣之色,明顯是把鍋往內閣推。
沈一貫苦心婆心對細細勸說。
世人爭議了一陣,最後林延潮道:“鑄幣乃朝廷輕重之術,豈可假手於他國,更不成貪名而讓利於他國。至於鑄幣之爭,能夠讓寶泉局,寶源局各自以七銀三銅鑄錢,那邊鑄出式樣好,就用那邊。”
這時沈一貫向林延潮問道:“不知次輔覺得何人能夠勝任?”
偶然候明知天子在耍惡棍,但也冇體例。
而工部尚書徐作,通政使林材,大理寺卿吳定人微言輕,坐在一旁。趁便說一句,前通政使田蕙致仕後,林材升為通政使。
對於總督人選,眾官員們爭議了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