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此事對林延潮還好,但對趙誌皋而言,可謂要了老命。

林延潮當初入朝時一日兩疏上奏天子。

宰相無閒語。

而在外府佐及州縣正、佐官則儘用孫丕揚當年締造的掣簽法選官。

當初他曾勸天子恰當提早冊立儲位,算得上最明白日子情意,故而他除了之後果張位妖書案進宮曾提儘早建太子,在百官麵前作個模樣外,本身給天子私信密揭上從不提早立儲位半句。

“你需知棄翰林從處所官開端宦途,但是從清流至汙流,於你將來,與我沈家名聲有何好處呢?”

石星道:“有了賦稅就好辦了,能夠調東征的雲貴川軍當即返回駐地平亂,至於各省統劃不一,可命一名大臣臨時總督四省軍務,過後而撤。”

李戴向世人道了歉意,然後坐定。

恰是有了趙誌皋回朝主政的底氣,天子這才罷了張位,並用妖書案對皇宗子停止針對。隻是出乎料想的是,林延潮冇有焦急上位而對張位落井下石,反而在天子麵前力挺,保住了張位,也保住了皇宗子。

麵對林延潮,百官們客氣了很多。何況百官當中孫承宗,方從哲,李廷機等人無一不是林延潮的弟子故吏,哪個敢多嘴。

趙誌皋發了火,林延潮也能夠感受他的表情。

此事看似體貼體貼,但令百官們敏感的神經再度繃勁。

究竟證明趙誌皋,徐作還是太天真,遠遠低估了天子的下限。

這一日沈一貫進宮。

因為貢道設在朝鮮,朝鮮也有占便宜的設法。朝鮮禁用白銀,為何禁用?一是怕明朝來搶,二來是白銀麵值太大了,老百姓平常實在找不開。朝鮮通行楮貨和銅錢兩等貨幣。

禮部尚書於慎行率百官叩請天子冊立太子。

尚寶司司丞為正六品,為不經科舉而蔭官的最高職位,普通是宰相兒子纔有的報酬。但是出任尚寶司丞後,就等因而正式仕進了,不能插手會試了。

沈一貫聽沈泰鴻當著他麵稱林延潮為恩師,不由慍怒。

沈一貫苦心婆心對細細勸說。

除了謹慎謹慎外,沈一貫特彆重視與天子乾係,他為政以‘虛極有為理家理國之道’的主張一以貫之,這點他與鄉黨,弟子多次談及。

隨即百官又去次輔林延潮府上。

林延潮將這一句話放在主持廷議第一句,那麼上麵的國度大政都要環繞這些來展開。

石星出聲道:“沈閣老高見,推行事功新政需適應民氣,邇來本部堂從朝野聽到很多閒言,說朝廷要變周為商,易周之義禮,複商之通利,這等荒誕之言,不知從何所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