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許孚遠是理學大儒,當年曾於新民報上反對過林延潮陪祀荀子之論,同時他也是浙籍,常日與沈一貫雖少了走動,但不至於支撐林延潮,反對沈一貫纔是。

但見林延潮毫不躊躇道:“大臣廷議,司禮監掌印旁聽,本朝從無此端方!本輔不能例外。”

孫承宗坐下後,但見林延潮心無旁騖地寫完最後幾行,然後拿起紙張命王衡蓋印發宮裡。

這是林延潮,沈一貫的位子。

蕭財主則道:“本部不敢苟同。”

孫承宗上個月又升官了,晉為太子來賓正三品,仍掌詹事府事。

“我把錢給門生,讓他們曉得稻粱是稻粱,讀書是讀書,不要混為一談!”

遵循端方,在插手廷議之前,與會官員事前不準串議。

頓時群情已定,官員各自投票。

明人條記有記錄處所官的情麵來往,如下屬票取,撫按薦謝,考滿朝覲,有費至一千、二千、三千、四千者,夫此銀非從天降、非從地出,而欲守令之廉,得乎?

除了林延潮,沈一貫,其他如楊俊民如許大員都要站著。

於慎行越說氣憤之色越是溢於言表,上麵官員也是跟著竊保私語。

林府。

至於沈一貫浙黨看似很短長,以同親籍貫,姻親構成圈子,比財賄來往,好處互換或有著投其喜好構成乾係顯得……力量更大。

朱鼎祚的改弦更張,實令很多人一頭霧水,更令沈一貫一方陣腳大亂。

林延潮取出一書來交給孫承宗道:“此書乃我入閣三年在朝的經曆所談,儘述國度的弊端,如何管理肅除,如何循序漸進都寫在內裡了。”

朝廷遂廢官方白銀市易,以銀幣為錢,稱量白銀終被銀本位製代替,火耗歸公之法也是以被拔除,但仍被後代譽為一代良法。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血流千裡。

但林延潮不肯大權獨攬,而是上疏請補充閣臣,獲得天子禦準。顛末大廷推後,沈鯉,朱賡皆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

夜深以後,翅膀弟子們各自散去,林延潮從大堂來到書房歇息。

朱鼎祚憑藉沈一貫另有一個啟事,二人都是浙籍官員。

林延潮的公座雖側對著百官,但卻也是麵南而坐,他正安閒自定地喝茶,儘顯文官首臣之威儀。

但見林延潮笑道:“以舊事功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現在可謂驚天動地了。你看各省督撫已是來信予我,支撐耗羨歸公之事。”

孫承宗表情沉重,他從這幾日得知,沈四明四下漫衍談吐,言林延潮欲大刀闊斧行變法之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