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跟著大明官員越來越懶,已成了常例,再說了,現在十幾歲的童生,比例也冇那麼多。(未完待續。)
朱子閣裡,燈火透明。
朱向文也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幾位同年,同僚看了都是獎飾不已,令林垠很歡暢。
“你。”林垠搖了點頭,有幾分恨鐵不成鋼。
林延潮笑了笑道:“算了,我們不要難為這位兄台了,這個字從下往上寫讀退,意同退字。”
林泉道:‘看過了,平平罷了。泉兒涓滴不感覺有甚麼出彩的處所。我們書院裡任何一篇文章都比他強。‘
書院另一旁林垠看動手裡的閒草集不由淺笑。這本書未發行時,他就給幾位同年,昔日同僚看了。
熊姓士子都了這一刻,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普通而言,提學官走哪考哪,走到哪個縣,考到哪個縣。如果督學腿腳懶了,就把童生們集合到一地停止道試,稱之為吊考。
林垠上前撫了撫他的肩膀道:“天下才子多如過江之鯽,延潮不過是此中一個,你如果不能克此妒賢之心,難成大器,詩有雲,不忮不求,何用不藏。你要記取。”
七月中旬,新任提學官終究到達省會。
林垠轉過甚,但見是林泉。林垠微微一笑,這個弟子他是很喜好的,一來是他林家本宗,小尚書相公的孫子,二來他資質聰慧,幾近與他爺爺當年不相高低,獨一不敷就宇量小了些,不過他年紀尚小,林垠不感覺如何。
林垠見林泉手裡也拿著一本閒草集。笑著問道:“如何了?你也買了一本嗎?‘
陳行貴道:“我看今後延潮整人這事,要在書院傳成笑談,今後書院前輩與新進的後輩們都要報告一番才行。”
“算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啊!”林延潮勸道。
一旁書院弟子鬨然大笑。
隨即府衙收回公告,公示了八月院試的日期,令童生去府衙支付報名文書。
世人論讀書的資質都在伯仲之間,比得就是誰更刻苦一些了。
究竟上調一府兩府弟子,集合院試,對於年幼的童生來講,要走幾百裡路去插手測驗,非常不便。
林泉急道:‘但是他既府試第一,已是占儘了風景,為安在這裡也便宜他。另有這壓卷一篇,為何也排了他的文章,你篇首篇末的好處都給他占儘了。閒草集到底是給書院弟子出版,還是給他一人著名?‘
熊姓士子不敢再說甚麼,然後賠著笑容作了個揖,捧首鼠竄了。
書院眾弟子們更是敬佩:“前輩的氣度真是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