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寫完這句林延潮,不由對勁笑了笑,心知此書算是成了。(未完待續。。)

現在這本書尚書古文疏注。初稿已是定好,現在要修終稿。

說的是,東晉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非兩漢孔安國所作,而是梅賾本身捏造的,故而我們不必連孔安國之作也一併思疑了。

吳草廬以古文尚書之偽,其作纂言,歸震川覺得不刊之典,然向來之議古文者,以史傳考之,則多衝突。

林延潮寫稿時一日百餘字,修書時每日審稿千餘字,多了就不寫,畢竟本身另有其他日課要作,四書五經要一遍一遍反覆地讀,時文也不能落下,新出的程文集不能不背。

待林延潮看了忘齋先生的序文,但見上麵寫著。

至於其他名家大儒。本身也不識的,也無從請來指教,不過林延潮不管這麼多,這本謄寫下第一個字起,他定下了先疑古再重修的基調。

書桌的桌案邊,林淺淺給林延潮煮一碗冰糖綠豆湯。現在冰糖綠豆湯上還冒著些許熱氣,樹梢的知了一長一短的叫著,書案前林∠,延潮一手拿著筆在紙上寫,一手翻著書卷,筆停冊頁動,冊頁動則筆停。

城南登瀛坊巷林宅。

綠豆湯早已是涼了。夏季炎炎,午後恰是好眠,林延潮額上汗水卻點點下落,用筆點了點墨,持續在紙上沙沙地寫著。

井沿旁擱著一桶水,內裡放著兩顆大西瓜,是晚餐後,百口人用來消暑用的。

修稿的過程,林延潮一筆一劃寫得很當真,偶然讀書略有所悟,臨時動筆也是有的,在閻若璩高文的根本上,也增加了很多顧,劉二人,以及本身的觀點和心得。

林延潮看了不由感激,想到之前本身還思疑忘齋先生不肯幫手,不由慚愧了一番。

夏季炎炎,省會已是進入了盛暑。

在忘齋先生的序後,林延潮又寫下本身的補序。此中言道,孔子者,萬世取信,一人罷了。餘則謂,朱子者,孔子後取信一人罷了。今取朱子之所疑告天下,天下人聞之,自不必儘篤其信。

既是如此,本身那裡另有那麼多閒工夫用心。彆人如何想。如何想,認同不認同本身,那是彆人的事,不是本身的事。

序文最末寫到,古文尚書之真偽,乃古今之疑,吾讀書時嘗展轉深思不能解。忘年林宗海取尚書古文疏證,方成三卷,屬餘序之。餘讀之終卷,見其取材富,折中當,本日釋吾心中之惑,其於林宗海之證。

林延潮拿終究定稿找忘齋先生過目後。忘齋先生終究卻告之林延潮,不能與他合署名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