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是正色道:“解元郎說得好啊,你這個朋友,我徐或人是交定了,勃兒你過來。”
進入大門先是起居的寢室,寢室後有樓三楹,曰紅雨樓。紅雨樓即徐家人讀書藏書之地。紅雨樓二樓置書,一樓讀書。紅雨樓旁另有一樓,名為柿葉山房,傳聞是藏書刻書之用。
徐火勃畢恭畢敬隧道:“教員之言,弟子必行之畢生。”
林延潮聽徐?這麼說,也感遭到他誠心之意,喝了口茶笑著道:“非我不肯教弟子啊!隻是這教員不好當,有句話是‘課少父兄嫌怠惰,功多後輩結仇恨,’這裡裡外外都是要獲咎人的。”
這紅雨樓在明末很馳名。連錢謙益,馮夢龍都來此借過書,幾可與天一閣媲美。
徐火勃依言走到徐?摟身邊,
徐火勃先道:“林解元,前麵就是我家,你先慢行,我入內通稟一聲。”
徐?摟著徐火勃道:“林兄十五歲中解元之事,在本府已是傳開了,餘兄實在佩服解元之大才。餘兄這個兒子雖不成器,但是卻有好學之心,常平常手不釋卷,對解元郎學問品德非常敬佩。以是想請解元郎看在小兒這份心上,將他收為弟子,我徐家感激不儘。”
徐?道:“彆人落第為官後,多喜求田問舍,愚兄則不然,家可乏良田,卻不能少經史,就算讀書學問不成,藏書也可留待先人。故而為官多年,那點薄俸都拿來買書了,但愚兄買書不是為了束之高閣,而是但願有一日能將書中學問刊刻於世。”
因而林延潮就先隨徐火勃去他家中一觀。
除了著書外,徐?也最喜藏書。
徐?哈哈笑著道:“那社集的事。就這麼說定了,這是我徐家的幸運啊!”
說定了此過後,世人一併回到紅雨樓。
林延潮道:“藏書不如讀書,讀書不如刻書,讀書為己,刻書澤人。此為大功德也。”
林延潮取了兩串翡翠珠子給兩位少年道:“初度見麵,未備厚禮,這兩串珠子拿去把玩吧!”
林延潮與徐?就聊了起來,這徐?,字子瞻,舉人出身,任過茂名儒學教諭,後郡教官試複第一,於遷為永寧縣縣令,現方纔致仕,其能詩及書,著有徐令集,周易通解等書,幾近著作等身,乃是閩中士林中非常馳名的儒者。
7, 那中年男人對兩位少年道:“熥兒,熛兒,你們一向說要見林解元,現在林解元來了,還不拜見!”
林延潮當下與徐?一併遊園,但見園內栽種著無數花木,徐?道:“園內惟竹最繁,素竹彤竿。清風時至,天籟自鳴。在此讀書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