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路上行人漸多,卻多麵露惶惑之色,應當是皇城內昨日血案攝人,零散的也有官兵手提佩刀,來回巡查。
閔貢麵露驚奇之色,撥馬向前,揮劍將一敵騎連人帶馬砍為兩段,暴喝道:“敢問懦夫名姓!”
裴陵卻未想到,此番與華雄交兵竟讓其對關中將領更添畏敬之心,就是多加的這份謹慎,令華雄在虎牢關下撿回了一命!
他猿臂一伸,將劉協撈起,翻身躍上華雄的戰馬,回顧向漢帝望去,卻見裴陵一首扯著劉辨,一手持一柄佩刃,刀花翻飛,竟如胡蝶穿花般,殺人於無形,一看就是疆場熟行。
戈乃先秦期間首要搏鬥兵刃,風行於商至漢,受石器期間石鐮、骨鐮與陶鐮開導而產生,原為長柄、平頭,刃於下方,可橫擊,勾掛,挑殺。又有火線置劍頭一枚,可前捅。
漢帝也目視很久,直到看不見裴陵,方回過甚道:“那吾等便也上路罷!”
身後,無馬可騎的華雄手持長刀,目視二人背影,神采龐大,很久,他回顧看向身後所餘未幾的前鋒鐵騎,長聲一歎,自語道:“吾自恃勇力冠絕關西,不管羌胡還是黃巾賊,聞之皆喪膽,誰曾想,竟在洛陽郊野,被兩個名聲不彰之人連番壓抑,大漢猛士何其多矣!”
灰塵漫天,裴陵捂著鼻子,搖首不語,這袁紹剛說了裴陵有功,斯須就懺悔變卦,實是言而無信之徒。
裴陵聞言虎目一寒,便要發作,強抑心頭肝火,才平複下來,拱手佯裝嚴峻道:“方纔確見二孺子於東側鄉路上,與一官吏三人共乘一騎,離此不遠,諸位速去可見!”
一身形壯碩,略有肥胖的騎將自騎陣中踱出,扯僵大喝道:“某乃西涼刺史董卓,爾等何人?”
‘袁紹?!’裴陵心中一動,昂首望去,見這‘誌大智小,色厲膽薄’的袁本初竟長有一副俊朗超脫邊幅,隻是眼神略帶狡狹。
裴陵手中這把便是中戈,又稱騎戈,镔鐵鑄成,長丈二,上方鑄有劍頭,垂直橫枝雙麵開刃,其內刃用於勾割,外刃能夠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
裴、閔二人俱是騎術高深,來往衝殺之下,竟透陣而出!裴陵剛鬆口氣,忽感覺身後勁風襲來,他顧不得反應,倒背戰戈,以擋攻擊!
裴、閔二人照顧二童直奔出五裡地,見身後並無追兵,這才放下心來,裴陵曉得皇城中勾心鬥角,比之疆場殺伐凶惡萬份,必須先找到孔融與周倉再管其他閒事,便上馬告彆道:“此處離洛陽已甚近,末民另有其他事,這邊辭職!”